第225章 月 CPI 同比上涨 0.5%涨幅扩大,PPI 同比下降 2.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截至今年12月底,预计汽车补贴将累计达到865亿元,家电补贴将累计达到539亿元,两者合计接近1404亿元,基本完成全年额度目标

房产占我国居民总资产的比重达到了恐怖的69%,很多是要还房贷的,相当于这方面套牢了大部分人

过去20年多年,中国总共销售了约2.25亿套房,其中82%,也就是1.84亿套都是09年之后卖出去的

这批人还贷不过14年,没还清的人是大多数,他们日常为数不多的现金流,都要用来还贷

在2015-2021年房价暴涨的这一轮,中国总共售出了117.3亿平方米的商品房,折合1.17亿套,占中国20年来商品房总销售数量2.25亿套的一半

尤其从2018年开始算到2021年这4年买房的人,是顶点中的顶点接盘,从买房之日起就一直被套,一直在亏

这批人买房合计71.82亿平米,折合7100万套房,占到中国有史以来销售商品房总量的1/3

也可以理解为都提前做了贡献,在这个基础上还想继续消费可能有点难,存量房贷还要下降才行

这意味着,这批套牢的房民,解套需要时日,这些影响一时半会肯定很难扭转,消费方面确实要下重手才行

现在大家都知道消费重要,关键就是看怎么去扶持了

2020年之前,消费总量以每年近10%的增速

2020年至今,虽然总量依然有所提升,总消费即进入五十万亿时代,但是增长没有那么快

工资方面增长和稳定性也是关键,2022年以来,“工资-名义GDP”增速差先上升后下降,社零的季度增速也走出了相同的趋势

房价下跌时通过收入路径、关联消费路径、现金流路径等3个途径影响消费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房价涨跌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和消费信心的影响都是比较显着的

所以房地产一直低迷,收入也没有起色,房贷压力还大,消费确实有压力的

虽然目前超额储蓄明显,看起来大家都在存钱,但实际上超额储蓄≠超额财富

2024年11月,居民总存款达到150万亿,按照2006-2019年趋势外推,大约有46万亿是超额储蓄

但在资产价格下跌的形势下,居民部门卖出股票基金和住房资产,换成了更安全的存款,反而资产增长下滑的

2019年还没有超额储蓄的时候,居民资产增速是9.9%

但到2022年末,超额储蓄已经达到27万亿,居民资产增速反而下降至3.7%

所以房价,股市表现不好,居民财富是更差的,对消费信心影响很大

而且财富集中度过高,少数人越来越富并不能带动整体消费,很多储蓄不一定来源于大部分普通居民

2020年之前,青年群体贡献了近六成的消费增量,2020年后青年消费增速下降的幅度比其他群体更大,使得整体消费难以维持此前增速

所以各种补贴需要搞起来,不仅仅是买车买家电补贴,其他消费也要补贴,包括生育补贴,提高失业保险受益率,在居民医保缴费端增加财政补助,给居民的养老,医疗这些更大福利,就业提振起来都非常重要

综合来讲就是大家要消费肯定要考虑到自己赚钱的情况,对未来赚钱的预期,并且考虑到自己的资产变化,房子,股票什么的资产变化情况

中国大部分家庭资产就是房子,所以房价下滑对消费肯定有很大影响,股市当然也一样

上面聊到居民存款大致150万亿,居民一年的收入大致80万亿,超额存款差不多50万亿,占整体居民存款存量的30%左右

居民收入+新增贷款=居民消费+存款+房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

其中存款+房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新增贷款即为储蓄

存款只是计算储蓄的一个部分

存款+非存款储蓄=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消费的部分,包含房产,股票,基金,存款等多类资产

居民存款:居民对银行的债权,居民存款只是居民储蓄里风险偏好最低的那一类金融资产

所以就像上面聊的,在不考虑贫富差距的情况下,没什么东西可以投,所以很多资产变成了存款,导致超额储蓄

综合以上来看提升消费只看存款增加没意义,还是要看有没有投资回报不错的资产,居民资产有没有提升,收入有没有提升,负债情况怎么样

从这些入手消费才能好起来

从全球情况来看,40岁以下人口是消费主力

中青年的生存及享受型需求较高,而中老年偏好医疗保健消费,年龄趋势及结构变化共同指向医疗保健、享受型消费需求空间较大

年轻人占比提升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生命周期假说指出青年和老年占比增多会对整体消费倾向起到促进作用,而中年人口占比增多则会抑制居民的消费意愿

我国40岁以下人口占比与消费倾向的平均相关系数高达0.6

而40岁以后相关系数迅速回落至负数区间,特别是50岁以后相关系数低至-0.8,上述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倾向的关系也普遍存在于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

老龄化越严重消费力越低,40岁以下群体生活压力越大消费力越差,这个也是提振消费的关键,多帮助40岁以下群体减少生活压力很重要,对提振消费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