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朝臣们分列两排,等待着早朝的开始。黄猛,作为朝中的传令官,站在大殿的前端,他的声音尖利而响亮,穿透了整个大殿:“皇上有旨———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杨骏,国丈大人,步出朝班,他的面容严肃,眼神坚定:“皇上,臣有本要奏。”黄猛立刻响应,声音再次响起:“国丈大人有本要奏————”
杨骏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奏道:“皇上,我还是奏张华作诗讥讽皇上一事。”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引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皇上坐在龙椅上,体态肥胖,脸颊臃肿,他打着哈欠,显得有些不耐烦:“不是已经定案了吗,张华不是讥讽朕的,是讥讽汉室的,怎么又多事啊,啊,我待张华不薄,张华怎么会讥讽我呢,啊,下去吧?”皇上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困惑,显然对此事已经感到厌烦。
杨骏却不为所动,他坚持道:“皇上,张华之诗影响甚广,民间已有诸多非议。臣以为,此事不可不查,以免影响皇上的圣誉。”
皇上皱起了眉头,他虽然不愿多事,但也明白国丈的担忧不无道理。“好吧,国丈大人,你意下如何?”皇上询问杨骏的意见。
杨骏沉声回答:“皇上,臣建议再次审查张华之案,查明真相,以正视听。”
皇上沉思了片刻,最终缓缓点头:“准奏,国丈大人,你就负责此事,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杨骏领命:“臣遵旨。”
早朝继续进行,但张华的案件再次成为了朝堂上的焦点。而张华本人,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作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他是否真的讥讽了皇上,还是另有所指,这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在宫外,张华的家人和朋友们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们知道张华的才华,更知道他的为人,坚信他不会做出讥讽皇上的事情。他们期盼着国丈大人能够查明真相,还张华一个清白。
而在京城的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着这件事。张华的诗作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誉,许多人不相信他会做出如此不敬之事。他们期待着朝堂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
与此同时,张华在狱中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心中充满了平静。他知道自己的诗作并无讥讽皇上之意,他相信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