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明德帝回天启

听闻唐老太爷的话,唐煌顿时心中一凛,脸上闪过一丝惊惶,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在了地上。膝盖与车厢地板碰撞,发出沉闷声响。唐玄和唐七杀见状,也不敢有丝毫耽搁,紧跟其后,整齐划一地跪地,动作娴熟而迅速。三人垂首俯身,额头几近触地,声音颤抖却又异口同声:“弟子谨记!”

唐老太爷仿若未闻,面容冷峻,神色平静如水,只是阖上双眸,整个人陷入了一种深沉的静默之中。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多年前,那个骄阳似火的午后,年轻的少年郎周身散发着无畏的光芒。彼时,怜月耗尽了身上暗器,衣衫褴褛,血迹斑斑,却依旧身姿挺拔,毫不退缩。犹如一棵苍松,傲然屹立,手中紧攥着那柄已然破碎、却依旧锋利的指尖刃,毫不畏惧地直视着自己,目光中燃烧着坚毅与不屈的火焰,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道:“师父,你错了!”

唐老太爷在心底默默自问,神色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怅然与迷茫。

月色如水,那辆马车的轮廓在朦胧光影里渐行渐远,缓缓驶离唐门。与此同时,唐门内一片死寂,唯有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突然,数十道仿若被夜色浸透的身影,自隐秘角落迅速闪出。他们身着夜行衣,动作娴熟且敏捷,默契地分成小队,转瞬之间便消失在浓稠的夜幕中。

天启城。

在一个寻常却又注定不凡的日子里,远处缓缓驶来一顶华丽至极的马车。车身以纯金打造,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反射出刺目的光芒。马车周身雕龙画凤,精致的花纹繁复而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尊贵。

马车四周,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步伐整齐,身姿挺拔,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这支军队来得毫无预兆,城门都统事先未得到任何消息,然而,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率领整个城门兵,神色恭谨地分列两旁。他们身着整齐的制服,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中满是敬畏与惶恐,迎接这支近百人的军队。

让众人如此敬畏的,是军队掌心握着的仪仗。那仪仗之上,有着一只威风凛凛的神鸟大风。这神鸟大风,曾经是一个显赫世家的徽章,随着岁月的流转,它已成为北离皇室至高无上的标志。其世家,便是声名赫赫的萧氏。所以,在这北离的土地上,唯有皇室中人,才配拥有这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神鸟大风旗 。

城门副都统微微凑近,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轻声问道:“最近可曾听闻有王爷要进京的消息?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

城门都统目光紧紧盯着远处那支渐渐靠近的队伍,眼神中透着审视与警觉。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许久,神情满是惊讶与凝重:“恐怕不是封地的王爷。你瞧那为首的人,莫不是大内虎贲上尉黎长青?”

副都统瞪大双眼,死死盯着那支队伍,待看清为首之人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失声惊呼:“果真是他!”

都统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难以置信地摆首反驳:“绝无可能!”他顿了顿,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语气急促又笃定,“就在昨日,我才接到宫里传来的密令,陛下返程,最快也得七日才能抵达。而这黎长青,是陛下的贴身近卫,向来与陛下形影不离,怎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二人交头接耳之际,黎长青已率队护送那辆奢华至极的马车徐徐入城。

城门都统目光触及的瞬间,脸色骤变,双膝重重跪地,伏地叩首,尽显惶恐与尊崇。

“恭迎陛下还朝!”他的声音高亢且饱含敬畏,穿透喧嚣,在城门处久久回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刹那间,城门卫兵们齐刷刷地将剑杵地,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紧接着整齐单膝跪地,身姿笔挺,声音响彻云霄,气势震撼人心:“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有人不认识威名赫赫的虎贲上尉黎长青,却绝对不会认不出那近百虎贲郎。他们个个身姿挺拔,气质不凡,肩膀上的虎首徽记尤为醒目。这栩栩如生的虎首,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力量,是护卫明德帝的专属标志,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使命。

相传,在风云变幻的往昔,明德帝正是凭借着这百名忠心耿耿的卫士,一路披荆斩棘,奋勇拼杀,才得以直抵乾坤殿,奠定了今日的无上霸业。岁月匆匆,当年的勇士们已青春不再,步入暮年,但他们的热血与忠诚,在家族中代代传承。如今,他们的后代接过先辈手中的利刃,肩负起守护帝王的重任,成为了明德帝身边新的守护者。

为了嘉奖这份赤诚与担当,明德帝特赐虎甲,册封他们为虎贲郎,赐予他们与游骑将军同等的官阶,以示恩宠与信任 。从此,虎贲郎之名,威震朝野,成为了守护明德帝的中流砥柱 。

黎长青猛地一收缰绳,座下骏马嘶鸣,前蹄高高扬起,落下后稳稳站定。他眼神犀利,穿透跪地行礼的城门卫士,紧紧盯着远处骑马而来的身影。

那人穿着一件用金丝精心绣制的蟒纹长袍,袍上的丝线在日光下闪烁着奢华光芒,周身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尊贵气场。他的俊颜宛如精雕细琢的美玉,线条柔和,五官精致,虽是男子,却比许多女子还要明艳动人,眉眼间的韵味让人过目难忘。

此人身形略显单薄,可腰间那把刀却格外惹眼。刀身极其修长,几乎与年幼孩提等高,在日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北离尚剑,使刀者本就稀少,如此巨型长刀更是少见。

他便是——兰月侯。

兰月侯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子微微向后倚着,神色散漫,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他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倦怠:“臣弟恭迎陛下还朝。”那语调轻飘,仿佛只是在进行一场无关紧要的寒暄,丝毫听不出对帝王应有的敬畏与尊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寻常臣子面圣时,这高呼之声应是响彻云霄、饱含热忱,可从他口中道出,却像是被一层淡薄的雾气笼罩,平淡又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