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问道

李子淳坐在亭内打量着三条不同的路,三者铺设的路所用的原料也不尽相同。一条是水泥铺就的平坦大道,两旁的栅栏上立着许多可爱的石雕小佛童,或打坐沉思,或卧枕看天,可爱至极;一条是青石板铺成的老路,偶见青苔的地板上写着各种各样的诗文词句,零星野花自石板缝中钻出,一阵风吹过便随风摇摆,落了许久的枯叶也随着在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一条是后人踩踏所形成的土路,两旁野草丛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有人用木头填平水坑作道,有人用鹅卵石填平,有人干脆直接上脚踩了,鞋印都还留在上面呢,有人直接脱了衣服颠过去,一时间这条道上往远看可谓是花样百出,各显奇招。

李子淳抱出七筒,给它吃了些干粮面包火腿肠,又喂了点水,一人一猫在亭子里歇息了片刻,补充完体力,接下来就是选择了。

李子淳拿着猫头一阵乱晃,嘴里念念有词道:“太上老君观世音,孔子孟子泥菩萨,如来佛祖坡前坐,玉皇大帝笑哈哈。”

最后七筒的猫头和整个身子扑腾一下落在地上,正对着净心寺,决定是从它开始了。

七筒转过身喵喵咪咪地一阵骂骂咧咧,他也听不懂,直接将其扔入包里随它叫唤。

净心寺和前世的佛寺很像,因为坐落于山野,游客不多,想来其他两处也是一样。寺庙不大却应有尽有,参拜的竟然和前世所见所闻一般无二。李子淳心下微惊,菩萨也能穿越?他要了一间禅房,在这住下,趁着中间这个空档开始品读寺内典籍,和院内僧侣们闲聊,讨论佛法。书的字数并不多,只是有些地方比较晦涩难懂,花在网上看翻译和自我诠释的时间反而比较多。

几天时间下来他便基本读完了,接下来去的是书院,古本书籍都被国家收编进入了博物馆藏,所以他能看的基本都是随处可买的复制品。这个时代的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行文规范,整个时代的文学脉络他则大概了解了一些,现在的白话文也是经过了好一番波折才最终确定下来的。

书院藏书浩如烟海,好在他提前准备了大硬盘,趁着手上有钱,索性直接将整个书院的藏书付费下载了过来。他夜里仍然保持有前世读书听书锻炼的习惯,所以也不怕没用,实在不行还可以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分享,一举多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去的便是道观了。沿路陡峭难行,但依然有不少人为留下的印记,山路行来,一路有铁索桥,有古木栈道,还有不少人为踩出不知通向何方的分叉小路,零星有野兔、刺猬等动物从路上疾掠而过,七筒每到此时都会喵叫几声,绕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李子淳漫步在山林间,走着走着哼起了一首他觉得有意思也应景的《小神仙》:“行过小周天 念咒掐指决/贫道我本是 龙虎山 得了道的小神仙/推过九宫图 演过离震乾/贫道我通晓 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拜过三清祖 别过了龙虎山/小道我走南又闯北 修行在天地间/来到贵宝地 肚皮叫破天/小道我 在此卜卦算命凭本事混口饭 劳烦/

不论是问姻缘 还是来求官/小道我念咒 掐指一算/指点个一二三/不管你听不听 不管你信不信/你我二人 在此相遇/命中早注定/我是算命的小神仙/卜卦来换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