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东生刚进厂门,就看到车间刘主任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
“李副厂长,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慢慢说。”
李东生一边摘下头上的草帽,一边压了压心中的不安。
“厂里缺料了!”
刘主任直言道,“原本我们订好的一批料子昨天该到,可运送员来信说,飞浪厂那边不知怎么把整批料都提前订走了。接下来再有货起码得半个月之后!”
“什么?”
李东生眉头狠狠一跳。
六十年代的供应链体系并不像后来那般完善,许多资源尤其是纺织类物资,通行是优先分配给有“关系”的工厂。
如果飞浪厂动了手脚,那他们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
想趁着李东生的厂子强势崛起之时,在摇篮中将其掐死!
“李副厂长,现在车间的工人都在等,任务刚讲好目标,一听缺料,个个都急得跟什么似的!”
刘主任擦了擦额头的汗,半是埋怨半是求助,“要不然咱换其他原料试一试?虽然价格高点,但总比耽误进度好吧?”
李东生闻言,叹气。
他当然知道这一方案行不通。生产中山装对布料的质地有极高的要求,不仅要讲究纺织的均匀性,更要耐磨、防皱,如果换成其他常见料子,质量上压根过不了验收那关。
思量片刻,李东生忽然抬起头,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刘主任,你先把工人们稳住,告诉他们不出三天,料子一定到位。”
“可是,李副厂长,这——”
刘主任有些迟疑。
“听我的,信我一次。”李东生说。
送走刘主任,李东生快步走回办公室,抄起电话就拨了出去。
“喂,是大荣的进货商吗?”电话接通,李东生开门见山道,“我,李东生。”
对方口音带着江南一带的软糯腔调:“哟,李东生老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有啥事尽管吩咐!”
“您看能不能帮我个忙。”
李东生直入主题,“我知道你这头掌控着市里三分之一的纺织原料调配,最近他们不是刚投产一批优质布料吗?想办法给我弄一大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