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这个事情好说,我想他们作为京城的头部大厂,这点钱还是能够出得起的!”
李怀德一听事情解决了,完全不把陈卫国涨价的事情放在心上。
他是厂里管后勤的,知道粮食现在是京城所有厂里最重要的事情。
其重要程度还排在生产之上。
粮食稳了,人心才稳,工人们才有心思去搞生产。
与李怀德约定好下次的交货时间,陈卫国就准备回去了。
至于李怀德怎么去和那四家厂子沟通,就不是陈卫国需要操心的了。
相信以李怀德的秉性,他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自己给价格加了五分钱一斤,李怀德就敢往上加一毛。
反正他清楚,知道这件事情的就陈卫国和他两人。
李怀德相信陈卫国不是一个多嘴的人。
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的赚取自己的那一份利益。
陈卫国给李怀德留了一份津市的特产后就出了他的办公室。
这次从津市回来,他带回来不少的津市特产。
跟他关系亲近的几个同事,他都想给他们送点。
陈卫国出了李怀德的办公室就直奔汤回的办公室。
送上他的那一份津市特产,然后两人就聊了一下津市的见闻和风土人情。
在这个车马都慢的年代,人们想出趟远门,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别看津市离京城只有一百三四十公里,这个年代的不少老百姓,究其一生,都可能没有出过京城。
就算是这些厂子里当官的,都不一定有机会经常出差。
在轧钢厂送了一圈津市特产,陈卫国就骑车回了家。
昨天回家有点晚了,也没怎么和陈小玲聊。
自然自己从津市带回来的一些好东西,也没来得及送给陈小玲。
今天早上,他要上班,妹妹要上学,两人同样没有深聊。
这次津市之行,让他看到了人心的险恶。
也体会到了,小老百姓在那些权贵面前就是蝼蚁一样的存在。
心情好了,赏你口饭吃。
心情不好了,你就是沙包,便桶,随时会被人踢开、取代。
……
海岛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