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点头附和,“书院不仅是求学之地,更是思想碰撞的殿堂,陛下此举,实乃开天辟地之举。”
张岱则微微一笑,“陛下,书院虽好,但需谨防权贵干预,确保学术自由,方能真正成为天下学子的圣地。”
黄道周沉吟片刻,“陛下,书院的建设需耗费巨资,但若能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这笔投资绝对是值得的。”
张九真听罢,心中更加坚定,“诸位先生所言极是,朕决心已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成这座书院。”
书院的筹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张九真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从选址到设计,从资金筹措到人才选拔,无一不亲力亲为。然而,随着工程的推进,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陛下,户部尚书张茂贵求见。”太监的声音打断了张九真的思绪。
“让他进来。”
户部尚书张茂贵一脸愁容地走进来,“陛下,书院的预算严重超支,再这样花钱如流水,只怕国库要吃紧。”
张九真眉头紧皱,“朕不是已经下令,从山西查抄的那批银子里面调拨资金吗?”
“陛下,银子不是这样用的,许多官员都认为书院建设耗资巨大,对国计民生并无直接益处。”
张九真冷笑一声,“这些人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丝毫不想着看长远发展。”
他转身对太监说,“传朕旨意,从内帑拨出白银一百万两,用于书院建设。”
张茂贵闻言,脸色一变,“陛下,内帑乃是皇家私库,此举恐怕不妥吧。”
张九真摆手,“朕不在乎这些,只要书院能建成,朕花再多钱也值得,一百万两不够就再加,直到足够为止。”
书院的筹建虽然得到了张九真的全力支持,但在朝野之中,反对的声音却从未停止。一些权贵认为书院的建设会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走入朝堂,从而削弱他们的权力,因此他们暗中阻挠,甚至散布谣言,试图动摇张九真的决心。
“陛下,最近朝中有人散布谣言,说书院的建设是陛下为了巩固个人威望,并非真心为了教育。”黄宗羲忧心忡忡地对张九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