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王怎么这般没有锐气了?”
“还是说,那些脑子不好使的李氏宗亲,看女帝越活越年轻,急不可耐的想要造反,您觉得李氏宗亲的实力会被再次削弱,心灰意冷了?”
“如何不是呢?”李隆基叹息一声,然后继续说道,“这些宗亲都是脑子不够用的,他们彼时造反,看似占尽了天时地利,但却失去了人心。”
“他们输了一死而已,可李家的天下就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李隆基的话,从表面上看没啥问题的。
但是身为局中之人,他看待问题,其实是相当偏颇的。
为了自家的前途,为了聚集在身边儿的一众兄弟,叶琛准备给李隆基上一堂浅显的政治课了。
“到了如今,您不会以为女帝还敢用武家子弟吧?”
“这一次李唐宗室闹出了那么大动静,开胃菜就那么轰轰烈烈,等真的爆发出来,您真的觉得武家子弟能罩得住?”
“而且臣在前线与契丹人打得火热,国家都处于危难之中,她老人家有那个心思,让武家子弟浪费宝贵的镇压反贼的时间?”
“可武家子弟靠不住,终究是有靠得住的大臣的。”
“比如说丘神积,他的兵马离着河北道就不算特别远。”
“就算是丘神积能打,没有旗帜,又如何能旦夕之间覆灭反贼呢?”
听李隆基这么丧气,叶琛瞬间提高了语调。
一个旗帜,让李隆基瞬间愣住了。
旗帜?
这些宗室藩王即便是真的要造反,他们肯定是需要一面旗帜的。
纵览各藩王,诸如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等等,不论是谁要起兵造反,肯定是要有名头。
到时候少不了拿着庐陵王的旗号生事。
而彼时,大周一方,就必须也拿出一面旗帜来对抗。
不然真的让宗室彻底竖起勤王大旗,各地真的云集响应,又在河北道,真的有可能起大乱子。
见大家若有所思的模样,叶琛继续道,“所以臣说王爷有一场滔天富贵,就看您能否接得住了。”
“真的起了大乱子,圣人总是要打一张宗室的王牌出来的。”
“就算是日后要清算,那也是日后清算的事情了。”
“可眼下,若是立下功勋,整顿好河北秩序,便是圣人心里有怨气,她又有什么话可以说呢?”
“倒是您一味的躲闪,逃避,反而多半会陷入彻底的麻烦之中。”
“而这件事情处理的好,不仅能得到圣人的器重,就连宗室子弟都要感激您,毕竟您将危害降到了最低,不是吗?”
“可是你不是让我躲得越远越好?”李隆基疑惑道。
“圣人远在洛阳,您若是彼时离着反贼太近,岂不是让圣人以为,你们要打一场配合,共谋她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