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之淡然一笑:“也没什么,太子殿下只说等我六年,六年后务必回京助他!”
顾竹青深感无奈,但朱瑾之既然为官,定回再回京城。
他们离京一个多月刚抵达镇上时,京都传来噩耗。
天德帝驾崩,太子登基称帝,年号永和,称武和帝。
这下好了,六元及第的状元也不用办喜事了,直接上任青阳县令,开始了青阳县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均田制新政。
朱瑾之忙得不可开交,顾竹青只好带着三个小崽子在青阳县的府上住下,等朱瑾之忙完年前再回村。
最为开心的就是十四和小鱼儿,两个人这些时日的相处早已经成了彼此的亲人,小鱼儿也从当初腼腆的渔家女成为飒爽的女侠。
十四找到顾竹青想收养小鱼儿,顾竹青没有任何意见,不过她们母女俩只能在自家留着,十四很是感激遇到顾竹青这么好的主子。
不过唯一不巧的是,他们才回来,朱桃花和杨沛便和家里人告辞,带着周姨娘上京,新帝登基,正是用人的时候,而杨沛作为庶吉士,得赶回京任职。
杨沛本家却因为杨沛的收拾,一个个老老实实地夹起尾巴做人。
时隔半年,朱家村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种植黄芪,家家户户都有了多余的钱,再加上回春霜作坊和卤肉作坊扩大招工,让村里好多年轻小伙和丫头都有了事情做,朱瑾之得了六元及第的状元一事也早就传回来,人虽未归,但蒋氏直接做主掏钱请了村民们吃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黄镇守亲自带着人来在朱家村立了六元及第的状元牌坊,这大大调动朱家村孩子们的读书兴头,家家户户都送着孩子去启蒙,有天赋的砸锅卖铁的都供着读书,整个精神面貌都与以前不同。
但凡朱家村适婚的男丁和姑娘都被方圆十里的村落一抢而空,而顾家村那头也因顾竹青被封为惠恭人,也自发地立了一个功德牌坊。
朱大强这个族长见状,自发地让大家伙修缮房屋,修村里的土路,省得朱瑾之回乡省钱的时候叫外人看他们朱家村破落的让人笑话。
等到了年关,顾竹青提前让人传话给婆婆,告诉她们明后日便返程回村,等过完年再回青阳县。
蒋氏立即叫人里外的收拾房屋,将院落打扰得一尘不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大清早,蒋氏便让朱老头去买鱼买肉,儿子儿媳和孙子们要回来,总不好吃得太寒酸。
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蒋氏走路带风地去卤肉作坊喊朱杏花,顺便叫顾大年回家一趟喊顾大柱和张氏来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