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光,不如你写一首吧!”
“写甚么?从未谋面,无从下笔,你可真难为我了。”孙新斜眼看着少女,无奈地摊开双手拒绝。
“这倒也是,那写首诗词?”童娇秀又提议。
说话间,一个小丫鬟端来笔墨纸砚,行了万福。
“那我来写吧!”李清照吃完花生,笑着拍了拍手起身。
“姐姐来?”童娇秀露出狐疑之色。
“娇秀有所不知。”孙新笑眯眯地点头,又指向身边的李清照:“我这位夫人乃是我大宋朝第一才女,相比唐朝李白,本朝苏学士,有过之而无不及。才华胜我十倍,四书五经等经典我都称她为老师。”
“竟然如此!”童娇秀惊得小嘴成了O型。
李清照听到孙新夸赞心里很高兴,却瞪了男人一眼。仿佛像不满孙新跟这个小丫头关系处得还挺亲密。
不多时,李清照挥毫泼墨,迅速写下一首诗词来。带到墨迹干涸后,交给小丫鬟让她送去给李师师。
说起这李师师,也这个可怜人呐!
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与佛有缘很像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
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经营青楼的歌妓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并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随着年龄增长越发美貌。
后来,李师师成为汴京知名歌妓,因擅长歌舞,深谙诗词。与诸多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关系交好。是公子王孙、贪官富商争相光临的对象。最后无意间与乔装的宋徽宗相识,至此各种传闻不断。
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孙新知道李师师的身世悲惨,也没有什么偏见。原本轨迹中帮助燕青开脱,可谓担了不少责任。这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心地好的女人不多见喽!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姐姐厉害,这首词写的真好。”
也就在众人喝茶说笑之时,犹如黄鹂婉转的声音自廊道里传来,接连称赞李清照之前写下的诗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