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江澈的鼓励之后,苏澄也是喜笑颜开。

而很快,在江澈的帮助下,幸茶的分店要开分店的消息也在整个大学城里传开了。

因为是澄澈负责的宣传工作,所以这个消息传播得很快,没到三天,就有几十人前来工大的幸茶,找苏澄商讨当合伙人的事情。

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工大幸茶的生意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不过好在江澈及时赶来,帮苏澄安顿好了这些前来合作的人。

最终,经过江澈筛选,留下了十二个人,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负责幸茶的分店。

随着合伙人的确定,幸茶分店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十二家分店,光是装修成本就达到了一百万。

也好在现在澄澈的吸金能力还是相对恐怖的,一个月差不多能有六百万左右的利润,比当初钱慧一个人包揽了几乎全程的快递业务的时候还要多。

而之所以澄澈能够做到如此规模,一个是得益于钱慧让他们的投入成本低了不少,另一个就是因为钱慧只是强行占有了市场,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市场是在其他三家手里的。

但是随着江澈彻底将三通一达整合在了一起,澄澈就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除了顺丰和邮政以外的全程快递业务,规模比起当时的钱慧,还要大上不少。

再加上之后江澈跟青城的搬家公司合作,同时开通了同城急送等业务,让澄澈对于青城居民生活的渗透度又高了不少。

伴随着澄澈在居民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江澈也更注重起了澄澈的品牌形象。

平时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江澈也会组织人手去敬老院或者孤儿院做慈善。

渐渐的澄澈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了青城每个人的心中。

不知不觉间,又是三个月过去,澄澈在青城已经彻底地站稳了脚跟,每个月的收益都在六百万以上,并且随着网购的日渐流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中。

虽然国内也因为次贷危机受到了不少影响,但是这影响对于澄澈来讲几乎是微乎其微。

在这三个月期间,秦月也联系到了一家来自美丽国的行车记录仪厂商,并与其达成了合作,澄澈也自此成为了对方在国内的唯一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