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同赵成宇所预料的那般,下了朝之后,那些出了钱的大臣们,心中既怀揣着对赏钱的渴望,又担心自己的举报无法获得认可,纷纷涌向御书房,想要尽快向皇帝表明心迹,争做那“勇夫”。一时间,御书房外被大臣们挤得水泄不通,场面热闹非凡。
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潮”,小框子——御书房那位经验丰富的管家,忙得不可开交。他急忙调集了府中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包括平时负责打扫、整理书籍的仆从,全部投入到这场“接待大战”中。他们穿梭于人群中,忙着给等候的大臣们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试图以这种方式安抚他们焦急的情绪。
御书房内,赵成宇早已布置妥当,他特意让皇后、云飞宇、方胡杰以及京城府尹一同参与此次接待工作。四人被安排在一个个专门准备的小房间内,轮流接待前来举报的大臣。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笔墨纸砚,以及一名书记官,负责记录大臣们的举报内容。
然而,事情并未如赵成宇所想的那般顺利。随着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房间,他们所提供的举报内容却让四人头疼不已。
一位身着华丽官服的官员,神色紧张地走进房间,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微臣举报,兵部侍郎张三,他昨日在府中宴请宾客,席间言语中对陛下多有不满。”云飞宇闻言,眉头紧锁,追问道:“可有证据?或是有何具体言辞?”官员却支支吾吾,只说:“微臣当时并未在场,但此事在京城官场中已传得沸沸扬扬。”
另一位大臣则举报说:“微臣发现户部郎中李四,家中常有陌生人出入,行迹可疑。”方胡杰闻言,立刻警觉起来,但随即又问道:“你可曾亲眼见过这些人?他们是什么身份?有何可疑之处?”大臣却只能摇头,表示只是听邻居说的。
更有甚者,一位大臣举报说:“微臣怀疑工部侍郎王五,他平日里对工匠们要求极为苛刻,时常克扣工钱。”皇后听后,眉头微皱,追问道:“你可曾亲眼见过他克扣工钱?可有工匠愿意作证?”大臣却只能尴尬地表示,自己只是听工匠们私下议论的。
这样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让接待的四人疲于奔命。他们不仅要应对大臣们七嘴八舌的举报,还要努力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而大部分时候,他们所得到的只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小事,缺乏确凿的证据,也很难证明其真实性。
赵成宇得知这一情况后,不禁深感忧虑。他知道,要想真正地揪出那些潜藏在朝中的内应,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于是,他决定加强情报的收集和筛选工作,同时提高举报的门槛,确保每一条进入皇帝眼帘的情报都是真实可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为国家铲除隐患,让国家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繁荣。
与此同时,在御书房外,高丞相和苏丞相俨然成了“赛选官”。他们站在人群中,对那些还没有进去举报的大臣们进行筛选和评估。大臣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情报获得认可,纷纷找上这两位重臣,想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自己的情报是否值得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