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创造进行分析

在这个重大时刻,谢叙决定亲自到场,把具体的操作交给创造处理,自己则在一旁观察。

现场不仅有他,还有很多工程院的同事。

孔浩天这时正和创造热烈地聊天。

这些年里,孔浩天几乎成了创造的小迷弟。

在他眼中,这个智慧超群的人工智能简直是无所不能,从来没有犯过错,再复杂的数据都能被快速处理好。

但工程院内部对此意见不一,很多人觉得创造只不过是个更聪明些的机器人而已,而人毕竟比机器人高级一点。

孔浩天对这些看法根本不放在心上,直接选择了忽视。

“工程已经进展了大半,剩余部分也计划在两年内全部完成,如果加快速度的话,一年足够。

三亿多公里长的粒子加速器,这可是空前绝后的工程项目!有了它,我们人类的技术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孔浩天红光满面,激动地说着。

他意识到这将是划时代的成就,足以让他名垂史册。

一旦加速器投入使用,人类的基础物理学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

说得很对,但具体效果怎样还得等运行后才能确定。

别愣着了,谢叙那边还在等咱们呢。”

创造边冷静回应边指导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进行建设工作,屏幕上无数条数据如同瀑布般滚动,显示出机器人们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包括动作、前进路径,以及物资分配等所需信息。

此时,远端还有许多货船正在输送必需品。

见无从下手帮忙,孔浩天就安静站在一侧,拿出便携显示器研究起了项目结构图。

如今剩下未完成的长度只剩下不到两公里了,听起来很多材料需要安装上去,不过依靠众多机器人合作,理论上仅需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前提是克服接口连接过程中的难题。

为确保毫米级别的对接精确度,按谢叙的要求,创造刻意减缓作业节奏,并且亲手操控起机器人,精细装配每一处组件。

还剩500米啦,真是太棒了,谁能想到我们会创造出这么惊人的东西啊?”富民赞叹道,眺望着那条环绕行星的巨大建筑,就像一条巨龙一般横亘星空之中,其规模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