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筹谋数载终成幻,心血今朝尽化烟

鹰头犹豫了一下,也点头道:“我也同意。”

佛陀双手合十:“既已决定,尔且随我回去,但切记,在融合过程中需心无杂念,不得有任何私心,全力配合。”

双头寒羽豹的手下们本来也是山间精怪,平日为非作歹,残害了不知道多少生灵,死不足惜。

佛陀命目犍连将其手下直接扔到岩浆之中,但见那些手下顿时吓得面如土色,惊恐地尖叫起来:“饶命啊!佛陀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他们拼命地挣扎着,想要挣脱目犍连的束缚,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其中一个精怪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求求您大发慈悲,放过我们吧!我们知道错了!都是它逼我们的!”

另一个则吓得浑身颤抖,声音都变得沙哑:“我们只是听从金豹王的指使,并非本意啊!”

但目犍连丝毫不为所动,大手一挥,将他们直接扔进了滚滚的岩浆之中。

只听得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响彻山谷,“啊——”

黑烟滚滚而起,瞬间便将他们的身影吞噬,刹那间不见踪影。

其余存活下来的兽类,一个个都吓得缩成一团,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佛陀见状,轻抬右手,使个神通,只见一道柔和的佛光瞬间笼罩住这些兽类。

佛光闪耀间,空间仿佛发生了扭曲,这些兽类只觉眼前光芒一闪,瞬间便从原地消失。

当光芒散去,他们已身处山外空旷之地。

然而,此刻的他们已然失去了之前在岩浆之畔的记忆,眼神变得迷茫而空洞,这正是佛陀他心通的妙用。

只是凭借着本能,它们缓缓地站起身来,身上的镣铐也不知何时消失不见。

有些兽类先是茫然地四处张望,随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朝着不同的方向自行散开。

一只小鹿迈着轻盈的步伐,蹦跳着奔向远方的丛林;一只猴子抓耳挠腮,几个跳跃便消失在树林之中;一只狐狸则小心翼翼地贴着草丛,缓缓前行。

它们就这样各自觅路而去,重新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仿佛从未经历过那一段黑暗的过往。

处理完这些,佛陀带着目犍连和双头寒羽豹,神境通施展开来,刹时即到了雪山下的住所。

接下来要准备将双头寒羽豹的灵魂融合。

此事须得极为隐秘,且不得有人干扰,佛陀闪身到雪山之巅,只见他双手舞动,口中念念有词,强大的法力从他身上涌出。

瞬间,周围的积雪和山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飞速地聚拢、交织、构建。

眨眼之间,一间由坚冰和岩石铸就的隐秘所在凭空出现。这屋子外观朴实无华,但其上却流转着神秘的符文光芒,透露出一股强大的禁制力量,显然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窥探和干扰。

佛陀神色凝重,转头看向目犍连,目光坚定地说道:“目犍连,此次护法事关重大,切不可让任何事物靠近此地,若有异常,立刻示警。”

目犍连双手合十,恭敬地应道:“谨遵佛陀法旨。”

佛陀不再多言,带着双头寒羽豹大步走进屋内。

进入屋内,一片静谧,只有佛陀和双头寒羽豹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屋子内部空间不大,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墙壁上的符文光芒闪烁不定,仿佛在警惕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佛陀目光庄重而肃穆,试验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并且又不能设法抹去另一位的魂魄,只能想办法将其融合。

他知道这事的重要性,良久方才缓声道:“若要成功,首要乃是调理身心,尔等放松心情,万事勿念。”

随即,佛陀双手合十,口中开始念起静心咒:“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静心咒南无阿唎耶……”

那静心咒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悠悠回荡在这密闭的空间之中。

每一个音节都化作柔和的光芒,如水波般轻轻荡漾开来,逐渐将双头寒羽豹整个身躯包裹其中。

豹头和鹰头深知此事关乎生死,此时不敢有半分违逆,皆紧闭双目。

小主,

豹头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暴躁与狂野,它那粗壮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每一次的吸气与呼气都尽量放缓,试图让自己沉浸在这宁静的咒音之中。

可习惯了争斗与冲动的它,思绪还是时不时地飘忽,它只得在心中一次次地告诫自己:“静下心来,静下心来,这关乎生死,不可有丝毫差错。”

鹰头同样在努力放松,它那原本犀利而警觉的目光此时已变得柔和。

它那高高扬起的头颅也渐渐低垂,努力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佛陀的咒音飘散。但长久以来被豹头压制的憋屈和不安,仍让它的翅膀不时微微颤抖。

佛陀见状,微微皱了皱眉,加大了咒音的力量。

那咒音愈发深沉而有力,如同一股无形的巨力,紧紧地包裹住双头寒羽豹,不断地挤压着它们内心的躁动与不安。

渐渐地,在这强大而又温和的力量安抚下,双头寒羽豹的身躯不再紧绷,肌肉彻底松弛下来。

豹头的爪子不再颤动,鹰头的翅膀也停止了抖动。它们的呼吸均匀而绵长,终于进入了一种绝对放松的状态,静静等待着灵魂融合的下一步。

佛陀看看时机成熟,双手快速变换法印,口中念动不空摩尼咒诀。

人有三魂,天、地、人。

而兽亦有三魂,乃是天、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