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趟差背后,想想都知道绝非易事,而且很显然,是一桩苦差事。
做得好,功劳可以让归‘大哥’;
若有点小变数,您就得跟着担责。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还要随时给出兜底方案。
弛哥,我从学习的角度而言,这次绝对不虚此行!
从朋友和同事的角度而言,您有啥需要我协助和支持的,千万不用客气!”
……
张弛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同理心爆棚的傻萌小姑娘,竟有点不知所措,只好整了整袖口,礼貌笑了笑,开口道——
“江宁,你的话,还真挺暖心的!
这样,你先上车,我过去和大哥抽根儿烟!”
……
江宁点点头,弓着腰向车里走,坐到最后一排。
看着玻璃窗外,张弛和“大哥”,一高一低,轻烟袅袅,江宁忽然还心疼起中年男士的职场压力——
像张弛这样八面玲珑的人,太懂得职场中如何纵横捭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言谈举止中,隐约可以感受出一些早年养成的习惯。
比如,话说得总留三分,事做得总留退路。
如果不多多动动脑子,说不定就会被当作“傻子”。
等等!
“傻子”?
自己在他眼中,会不会就是个“傻子”呢?
……
江宁回想了一下,刚刚自己直愣愣地表达了张弛所面临的责任和压力,看似懂他,但这会不会让他反而有所防备?
尤其是张弛闻声后的反应,江宁越发咂摸出几分滋味——
确实。
似乎张弛并不是很满意。
不然,话题不会那么快被他终结掉了。
那么,是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
是他不习惯被不熟悉的人戳穿?
还是时机和场合不对?
……
也可能,“冰雪聪明”本身,便会令某些人不适。
因为那些人并不认为“赤诚的善意”,是理解、共情与共鸣。
在他们的解读中,那意味着危险、恐惧与不安。
接着会再涂上厚厚一层的防窥膜——
“你那样做,显得有目的性”。
……
当然,这和他们给对方贴的标签有关。
比如,江宁,等于“蠢萌的小女孩”,而不等于“平等的同事”。
而这,除了江宁尚未展示的工作能力,得不到他们此刻的信任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
那便是他们隐约察觉到的,江宁有一股洞察人心的原生力和蓬勃昂扬的生命力。
但受时代环境长期影响的他们,不太敢直视,冉冉升起的太阳。
……
当然,这是江宁后来才悟出的道理。
在2024年7月10日这一天,江宁只猜测到张弛话题终结一定事出有因,就被刘一弭的消息打断了——
“你那边登革热正流行,注意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