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涨价不是很正常吗?年年都这样,只是今年涨得实在有点多啊!也没听说哪里遭灾了,这粮价怎么就跟坐了火箭似的。”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接过话茬,满脸愤懑。
“世道不太平,这种时候,也就金银和粮食最值钱了,涨价虽说正常,可也不能这么离谱啊!”一位大妈皱着眉头,心疼地摸了摸口袋。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你们不知道吧!南方的粮食都让维持会的那帮汉奸送鬼子军队里去了,还有大量的粮食通过大铁船往日本本土运。
我们浙东这边,负责收粮的就是这家粮店的老板!”
“王家贵呀?这个狗汉奸!”有人忍不住低声咒骂,“老子再也不买他的粮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别冲动,”一位老者连忙劝阻,“他这里粮贵是贵了点,最起码还有得卖,你到别的地方去,还不一定能买到粮呢!”
李海波听着这些议论,原本随意扫视的目光猛地一滞,下意识抬头看向粮店招牌——“王氏粮行”。
真特么冤家路窄呀!
前几天扫荡了他的钟表行,本以为能让这狗东西伤筋动骨,没想到他竟还在给鬼子上蹿下跳地征粮,看来上次还没伤到他的筋骨啊!办他!
李海波强把自行车停在街边,若无其事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径直走进了粮店斜对面的茶馆。
刚一坐下,李海波便装作漫不经心地打量起对面的王氏粮行。
他心里清楚,王家贵这狗东西在市里开了六七家粮行,规模都不大。
就像眼前这家,只有两个店面,店内布局一目了然,有没有存货、有多少存货,一眼就能看得真真切切。
所以李海波猜测,王家贵肯定有专门的主仓库,每天清晨从那里把粮食运送到各个粮店,一旦店里的粮食快卖完了,就会及时补货。
李海波远远地观察着店里的存货,暗自思忖:就这点粮食,应该卖不了多久,很有可能等会儿就会有车子来送货,只要自己在这儿耐心等着,然后悄悄跟着送货的车,肯定就能找到王家的仓库。
想到这儿,李海波稍稍放松了些,他要了一壶茶,看似悠闲地喝了起来,实则时刻留意着粮行的一举一动。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日头渐渐西斜,李海波在茶馆里从中午等到了下午四点,眼睛一刻都没敢离开粮行。
就在他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只见粮行的伙计挂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售罄”两个大字,紧接着,便开始“噼里啪啦”地关门打烊。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引得排队买粮的人群一片哗然,骂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