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萧丙甲略施妙计 九纹龙诈降江南

萧丙甲一听,大喜,急忙与鲁智深、朱武等人会合了。时迁向他们详细汇报了侦探到的有关情况,又领来那位二愣子和他同村的几个降兵,他们也大致说了知道的情况。萧丙甲看了朱武一眼,很快便做出了判断:

甲、魔君兵的军粮,同样紧缺。不然,他们也不会让士兵不备战事,分散驻扎,抢收粮食,对老百姓实施杀戮,并且实行统一分配粮食规制,这是明显的与民争夺粮食的表现。

乙、方腊所部的管理体制大致清楚。方腊之下,是各级教主,下面又是长老、执事、使者和教众,等级森严,内部淫乱之事,十分正常,鼓吹“共食”,但贪腐现象不会太重。这样的部队,最厉害之处,便是他们对众人灌输了一些“不死”的魔咒,让他们视死如归。另外,他们确实掌握着治疗流疾之方。对此,我们要有应对之策,要抓住他们魔君教的痛处,来劝醒教众,使之回头。突破口,当是他们的淫乱,要知道,大宋国,可是以德治国的,更是以道义立国的,情欲之事,如何能泛滥成灾。

小主,

丙、现在不是对其发动攻击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多是北方战士,现在出击,正中了他们的计谋,待部队过江之后,流疾将会更加严重,朝廷兵马的战斗力将会大大降低,不战而败的可能性极大。

丁、我方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为三个月之后,待教头大军聚齐,朝廷兵马,对其进行卷席一般的攻击,彻底打败他们。在此之前,我们可上书童太尉、张大人,让他们挑出得力人员,统领九江、镇江、湖州等地仍然在坚持与敌军作战的朝廷兵马,不断袭击敌人粮草辎重部队,迫使他们不得安息。

戊、同时,我们还要上书张叔夜大人,要抓紧时间筹措粮草,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也是为了降兵,战胜方腊,不是大问题。而江南苏杭之地,战后的饥荒才是最大的问题。否则,会出现饿殍遍野之场景,到时候,不用官逼,民自反矣。

萧丙甲说完,朱武大大感叹一番,向萧丙甲施礼,说道:“萧先生,果然是世外高人也,能想到战争之前、之后的事,令朱某受益匪浅,我这就去办理。”

鲁智深、花荣、张清听了,愣在那里,天下还有这样打仗的,如同下棋一般,一步紧接一步。这真是:

后世之人眼自明,逃出围城进围城,智慧向来是积淀,敢与谋划比输赢。套路从来不稀奇,皆为三十六计成,搏杀疆场寻常事,一样刀剑两样情。

不说鲁智深、朱武、萧丙甲等将领在中军帐运筹帷幄,再说封闭军营中,今日又一下子死了十余人,安道全亦束手无策,史进强打精神,让众人把那十余人烧化、深埋到地里。吃午饭的时候,有人说安医生也染上了病疾,不能来给大伙发药了。又过了一个时辰,送饭的也没有人来,在往日,此时早已吃过了午饭。众人知道自己是病人,也就耐心地等候着。

大概是半下午的时候,送饭的终于来了,而且相当的丰盛,大肉块子外加白米饭,还有两坛子美酒,史进见了,大喜。这些日子,军粮欠缺,不要说是自己,就是大师父鲁智深也不怎么喝酒了。

就在众人欢天喜地吃喝的时候,知县大人黄文庚的眼泪却下来了,他摇着头,对史进和几个下层军官说道:“兄弟,你可知道这种饭,在泰州府的意思?”说完,指了指那盆大肉块子。史进等人,这才认真的看了。原来,肉块之中,却还有些红米,若不注意,还认为是米饭掉在了肉里,染上些颜色呢。

黄文庚哭叫道:“兄弟,这是断头饭啊!我黄文庚在靖江当了这么长时间有知县,岂不懂得?今天正是十月初一日,也是秋后问斩的日子。他,大和尚让我们用这样的饭,看来,我们的死期到了。刚才听一个送饭的衙役,给我暗示,今晚三更,趁我们发烧,最没有力气的时候,他们就要动手了,全部烧死后深埋。看来,我黄某人要客死他乡了啊。可怜我们黄家,兄长死于阳谷县令任上,我又要死于这千里之外的靖江之地啊。”

黄文庚如此一哭,众人哪还有心情吃饭,一个个垂头丧气地集中到史进、黄文庚的身边。史进听了,大怒,说道:“可恨的秃驴,岂能这样对待我等?不行,我要去找他论理去。”说着,就要往军营外闯,众人听了,也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