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于白已经知道了那段特定旋律的第一个音,位于中音区,第33个白键,咪(MI)。
既然按下对应的琴键,蒲公英就不会前进、增加,那他接下来的目标很明确了:那就是要找到提示中那段既定旋律的第二个音!
仔细想想,既然是抒情的旋律,中音区的音色相对平稳、温和,用来做开头引入也很正常。
既然如此,那第二个音,会不会也落在中音区呢?
念及此,于白眯了眯眼。
他的眼前,开始自动将钢琴的88个黑白分明按键划分区域。
琴键一直按,声音在不断升高,但是蒲公英是在于白按到某些按键后,改变区域的。
第23个白键之前,蒲公英在地上。
第24个白键开始,一直到第37个白键,蒲公英在墙上。
第38个白键一直到第52个白键,蒲公英在天花板上。
根据这个发现,于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将白键和黑键分开编组。
白键分组——
低音区白键:第1个按键一直数到第23个按键,编为白1到白23。当按下这些白键时,地面就会激活蒲公英。
中音区白键:第24个按键一直数到第37个按键,编为白24到白37。当按下这些白键时,前后左右的侧墙面会激活蒲公英前进。
高音区白键:第38个按键一直数到第52个按键,编为白38到白52。当按下这些白键时,天花板会激活蒲公英蔓延。
黑键分组——
低音区黑键:黑1到黑16,地面增加蒲公英。
中音区黑键:黑17到黑26,墙面增加蒲公英。
高音区黑键:黑27到黑36,天花板会增加蒲公英。
于白对乐理懂得不多,勉强靠这样的简单分组来缩小范围自己的寻找范围。
他开始了第二次尝试,打算把中音区的14个白键和10个黑键都按一遍。
边按边观察墙面情况。
试完了白键,蒲公英一直在移动,没有停下…
于白有些不敢呼吸了,脑海中把所有恶劣的情况都过了一遍。
他最担心的情况,就是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之间存在关联,弹完第一个音就必须弹对第二个音,这样才能阻止蒲公英前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问题是他就是不知道第二个音是什么。
开始尝试黑键,于白快速眨眼,准备观察墙面蒲公英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