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年12月2日 香港

第一百一十二章

1963年12月2日

香港

香港站的新站长刘楚源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特点的人,长相普通,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只见过他一面的人,很难从人堆里把他再找出来,可一旦跟他独处或者他盯着你说话时,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哪怕他依然轻声细语、和颜悦色。

他在情报局算是少壮派,抗战末期才从“军委会谍报参谋训练班”毕业,40出头便升了上校,来香港前,任情报局布建处也就是一处的副处长,是实施叶翔之“敌后”计划的骨干。

刘楚源9月份就来过香港,因为列席“九全大会”又很快返回台北,直到“九全大会”开完了,才正式上任香港站,并兼任“中二组”香港组组长。

刘楚源和赵安国在电料行二楼共同主持召开了香港站重建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算是正式做了交接。赵安国仍然回任局督察室派驻香港督察。田佩瑜因坚守岗位有功,晋升中校,升任香港站情报业务官兼派遣业务官。罗清泉(田之雄)被扶正,任大陆研究组组长。行动组组长由行动处新调来的曹少武担任。电台台长是先前抵港的吴镇南。吸取此次出事的教训,内勤人员编制进行了压缩,研究组和电台作为内勤都在站内办公,行动组和情报组等外勤都在站外另择办公地点。

赵安国自从6月份见过坎贝尔后,双方几经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交易。赵安国还带坎贝尔一行去看了货,坎贝尔看了仓库里满满当当几百箱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原装木箱,很满意。可天算不如人算,就在双方即将交易的前夕,赵安国被总部突然召回台湾述职并与新任命的站长刘楚源见面,述职后又被局里留下来作为教官给局里主办的督察人员特训班讲课。为期四个月的特训班结束后,又列席了“九全大会”,一呆就在台湾呆了快5个月。

从台北返回台湾,他立刻又联系了梁港生和坎贝尔。坎贝尔对他的不辞而别很是愤怒,涨红着脸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并表示不愿意同不诚信的人做生意。赵安国借口老母病逝回台奔丧,又耐着性子解释了一大套关于中国人的孝顺和丧仪的道理,加上梁港生的从中说和,坎贝尔才勉强点头继续交易,但提出价格要稍微再打个折扣。赵安国怕夜长梦多,只好咬牙同意了坎贝尔的要求。双方确定成交价为4万5千美元,过几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搞掂了交易,今天赵安国显得心情极好,毫无保留地向刘楚源介绍着情况,账目移交也清清爽爽。他在担任香港站临时负责人期间的功绩有目共睹,却不居功自傲,对没能升迁也毫无怨言,给局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会的香港站主要干部对他的高姿态也钦佩有加。

只有田之雄联想到莫之英跟他说的关于猪鬃的事情,对赵安国的反常表现心里产生了疑问,只是他还打不定主意,要不要调查此事。即使赵安国私吞变卖了这批猪鬃,查证也不是他工作范畴的事情;此外,他不知道赵安国是不是与站里其他人沆瀣一气,如果贸然调查,没准儿会引起别人的反制和敌对,给今后的工作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可从另一角度说,如果查实掌握赵安国侵吞财产的证据,无疑会给总部留下深刻的印象,巩固自已在香港站的地位,为获取更高层级的情况奠定基础。他思来想去,愈发感到这也许是把双面刃,应该请示领导再做决定。

会议一结束,田之雄就回到自已的住处,密写了一份有关香港站重建的情况和去台参加国民党“九全大会”的汇报,准备晚饭时分去嘉咸街交给陈伯。

傍晚是香港最能体现它的勃勃市井生气的时候。天边的火烧云像仍然蕴藏着热力的灰烬,染红了天际,却奄奄一息。性急的摊贩们点起各式各样的灯火,张罗着大盆小碗,准备夜市的到来。在污水横流的街道上,充斥着煎炒烹炸的香气和叫卖声、说笑声、老板的斥骂声、小孩子的哭闹声…。

陈伯的生意依旧很好,两张小桌子都坐满了吃鱼蛋粉的客人,车旁还围着几个等候打包的人。陈伯手脚麻利地忙乎着,嘴里还不时地与熟客聊着家常,额头上满是汗珠。

田之雄在旁边的小摊寻了个座,要了碗清汤牛腩慢慢吃着,静静地看着忙碌的陈伯。等到陈伯摊前人少的空档,才结了帐走过去,坐在陈伯的小桌前。

“罗生,好久不见了喔。”

“喺呀,陈伯生意真喺好喔。出差佐十几日,好念住你嘅鱼蛋,即刻返佐来就来食了。(是呀,陈伯生意真好,出差了十几天,很想念你的鱼蛋,一回来马上就来吃了)”

“都是老客捧场啦。阿秀成日问我,雄哥乜嘢时间返啊?佢总话要请你睇她演嘅电影呢。(都是老客人捧场,阿秀整天问我,雄哥什么时候回呀?她还说要请你看她演的电影呢。)”

“佢演嘅电影上映了?叫做乜嘢名啊?(她演的电影上映了?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