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朝记载中的朱见深

明朝并没有什么记载朱见深的书籍,主要的也只能是《明宪宗实录》来了解朱见深:

首先个人生平与成长

- 名字变更:记载“上初名见深,至是更名见濡”,这主要是一个乌龙事件,还是因为我们不靠谱的英宗,英宗复辟时在诏书中将朱见深的名字写成了“见濡”。

- 坎坷童年:土木堡之变后,父亲朱祁镇被俘,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后叔叔朱祁钰即位,他被废为沂王,朱见济被立为太子,朱见济夭折后,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也未恢复,直到“夺门之变”后,他才再次成为太子。

政治举措

- 平反与恢复帝号:朱见深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朱祁钰帝号,显示出他在纠正历史问题、稳定政治局势方面的作为。

- 官员任免与考核:重视官员考核,定期考察地方官员政绩,惩处贪污腐败和无能之辈,提拔有能力和政绩的官员。通过科举、举荐等多种方式选拔人才,使有识之士能进入官场。

- 加强皇权举措:通过调整官僚机构、平衡各方势力等手段加强皇权统治,如对内阁、六部等重要机构官员的任免,确保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军事活动

- 西南平乱:详细记录平定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包括任命赵辅、韩雍等将领,以及作战过程、后勤补给等,还记载了平定后加强对当地统治的措施,如设置流官、加强军事防御。

- “成化犁庭”:对征讨建州女真的军事行动有涉及,包括明军军事部署、进攻路线、作战成果等,体现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军事控制。

- 北方边防:记录明朝与蒙古等北方势力的冲突,如鞑靼小王子的侵扰,以及明军防御和反击,包括军队调动、将领指挥、战斗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