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互市兴起
- 开放贸易口岸:隆庆五年“俺答封贡”后,明朝与蒙古之间结束了长期的敌对战争状态,在边境开放了11处贸易口岸,重开马市,还开放了民市,蒙古牧民和汉地民众可以周期性地交换物资。
- 贸易规则确立:俺答汗重视互市,制定了13条市法、五款条约来严格约束部下,维持贸易秩序,使得边境贸易得以有序进行,双方在之后的六十多年里基本保持了和平互市的关系。
文化交流频繁
- 瓷器风格融合:随着隆庆开关,欧洲文化因素在中国陶瓷器中逐渐显现,景德镇外销瓷出现了具有中国传统器型但绘有外来纹饰风格的制品,还有外国器型搭配中国纹饰以及融合中外纹饰的器物。
- 家具工艺变化:隆庆开关后,中国与东南亚诸国贸易频繁,出现了以紫檀木、乌木、黄花梨等硬木烫蜡制作的家具,硬木家具受到明朝宫廷的偏爱,自成一派。
————
隆庆朝时期的文学作品:
诗歌
- 《沧溟集》:李攀龙着,其诗以声调格律取胜,追求高华雄浑的风格,内容多为赠答、写景、咏史等,如《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 《弇州山人四部稿》:王世贞的诗文集,诗歌风格多样,早年作品多模拟古人,后来逐渐有所变化,能体现其才情和个性,如《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小主,
- 《四溟集》:谢榛的诗集,他主张写诗要“妙在含糊”,有“超悟”、“兴趣”,其诗风清新自然,如《怨歌行》,“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散文
- 《报刘一丈书》:宗臣的代表作,文章通过描写作者与刘一丈的书信往来,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丑恶现象,如对权贵的阿谀奉承、行贿受贿等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青霞先生文集序》:王世贞为沈炼的文集所作的序文,高度赞扬了沈炼的为人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批判,文章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戏曲
- 《浣纱记》:梁辰鱼创作,该剧以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为背景,讲述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以及吴越两国的兴衰历程,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剧本,对昆山腔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鸣凤记》: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作品以明朝嘉靖年间严嵩父子专权误国为背景,描写了杨继盛、董传策等八位谏臣前赴后继与严嵩集团斗争的故事,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直接反映当时政治斗争的时事剧。
-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作者一般认为是许仲琳。这部神魔小说依托商周交替时期“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融合了民间传说和丰富想象力,构建出奇幻瑰丽的神话世界。
- 《金瓶梅》: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小说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以北宋末年为背景,通过描写西门庆及其家庭的罪恶生活,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 《幽明录》:东方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小说,作者卢隐。该书架构在明穆宗隆庆时期,以一件离奇命案的调查过程为主线,展现了庙堂、江湖与民间市井的复杂关系,以及朝堂上的权力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