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昌朝一些较为重要的宦官:
- 王安:司礼监秉笔太监,在泰昌朝有一定影响力。他为人刚正,曾多次向明光宗朱常洛建言,对朱常洛顺利即位有一定帮助。朱常洛即位后,他也积极辅助朝政,在朝中威望较高。
- 崔文升:原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后,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泰昌帝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大黄,导致朱常洛身体极度虚弱,在“红丸案”中是关键人物。
小主,
- 魏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是魏忠贤的拜把子弟兄和入宫介绍人,也是魏忠贤的“对食”对象客印月的前夫。曾多次向王安推荐魏忠贤,使其得到王安赏识。
- 赵某:据《深州总志·阉宦》记载,泰昌朝时历官司礼监。当时内侍魏进忠(即魏忠贤)逐渐掌权,赵某常常对其进行裁抑。
————
泰昌朝时期,一些在民间有名的人物多活跃于文学、学术、公益等领域:
- 陈贞慧: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苏宜兴人,东林党人陈于廷之子,复社重要成员。曾与吴应箕写《留都防乱檄》,声讨阮大铖。明亡后隐归故里,其表扬抗清人物的散文,感情深沉悲愤,颇富民族气节。
- 陈维崧:清文学家,江苏宜兴人,陈于廷之孙,陈贞慧之子。少时即擅长诗文,称天才,受推重。其诗沉郁雄丽,词多达一千八百多首,骈体文则被称为唐天宝之后无匹敌者。年逾五十始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纂修《明史》。
- 吕图南:居晋江,登万历戊戌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升礼部主事。泰昌初起为南京通政司右参议。任间清廉自守、方正严明,后因僚属结党攻讦,告病归乡。居家期间,饱读宕书史,参与修武荣、清溪两县志,组织乡人筑白衣洋、清洋陂两处水利,德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