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景点的椅子上看着路边人来人往,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人都有,而且人们大多都欢声笑语的。

要不是广告上不显眼的警告和注意事项,那长空市的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不过这才是正常的,个人总不能因为别人的悲伤事迹就让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一团糟吧。

我最近真是闲下来了,以前的胡思乱想也回来了。

我看了看就准备离开,霓虹大多数经典的人文景点也就和国内差不多,只是风格不一样,第一眼感觉新奇,见的多了就习惯了。

感觉人文景点还不如自然景观好看,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因为商业化早,改造的也早,所以不像国内的大多数景点那样同质化严重就算了,吃相也难看。

国内景点是钝刀大块割,还不管你意愿,让你又疼又难堪。

而这里是快刀慢割,同样是宰客,但在这是微声细语的温水煮青蛙,当你回神时就已经晚了,但仔细一想想你就会觉还行,不太亏。

不过不管是逛哪里,可以的话不要抱团,因为抱团感觉就像是在上班,赶时间。

所以要是安全的话,最好是一个人或三五成群的,总之人不适宜太多,除非特别熟,不然八成也会起冲突。

就这样一起四处悠闲的走走看看,想去哪里去哪里,总到哪里算哪里,那种散漫的感觉是最接近自由的时刻,而且也不一定要去什么景点,大街小巷随便走走都行。

我在原来的世界就喜欢这样干,想去哪里逛,就先在哪里打工,挣够一定的钱就在那个城市里四处游荡。

现在的我依然喜欢这种感觉,我的两个视角并排走着,而终焉则背了一个挎包,这个包里除了一些零食和水外,并没有其他的什么,因为只是用来拟态物体的。

到时候需要什么小东西,那直接在包里拟态就行了,反正拟态的东西和真的没什么区别,不过可以的话我还是会花钱的。

毕竟我现在的的拟态不同于理律,理律是从分子层面开始塑造物体或物理现象的,有点像照猫画虎。

而我现在是从中子,质子或电子来先对原子进行物理行政的改变,之后用分子键在串联起来,组成的物体的材料部件,之后再把部件给组合起来,过程的中的耗能有点大大,流程也麻法的多。

简单点,现在的我字面意思上的把石头变金子,也可以用质子,中子或电子单独组成一些东西,就三体的水滴材料单独由质子组成的,无体者的电子概率护盾也可以,但维持起来力量消耗太大。

因为质能高的会自发的向像质能低的地方传播,这是过程是我们感觉的热,也是熵的一种表现,也是最基本的物理规律,想要维持,那我就要提供给每一个质子,中子和电子施加相反的力才能维持,要不是我还要个虚境这个bug能减免力量的损耗,不然那现在的我是无法塑造任何物体的。

不过相比石头,水银要更好变黄金,毕竟就减一个质子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