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是本地人,自家的房子。
我头一晚就跟他约好了早点去拿。
拿上鱼食直接打车去了码头。
大鹏看来也要跟船出海,他早早就来到了码头,一边抽烟一边和船上的人说着话。
看见我下车,便走过来跟我打了声招呼。
“海生哥,现在走吗?”
我朝他点点头。
“走吧,今天的潮水刚刚好,出去正好下网。”
王叔见我来了,随即按了一下机舱的电铃,示意大车发动机器。
李明亮从我手中接过了鱼食,喜滋滋的走了。
来到驾驶室朝下望去,前面的甲板上堆了不少网,左右各有两口大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口锚怕不得有一吨半重?”我问王叔。
王叔一边驾船离港,一边点头说:“差不多吧,锚小了也不行,会被网拖着到处走。”
“就算这样风浪天也不一定能锚得住。”
我听了不由咂舌。
但一想到在外面钓鳗鱼时那流速确实惊人。
这网这么大,肯定兜水厉害。
拖动这么一口锚也是有可能的。
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外驶去,后面还跟着大鹏的木壳船。
由于不是出去收货,也不用着急撵路,所以油门也没加满,船速控制在十节左右。
捕捞海蜇离家不远,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航程。
其实在家门口也有,但是量不大,最主要就水浅了网转不动。
这网口上下高度接近三十米,宽度达到了六七十米,长度一百五六十米。
只能在水深达到三十米开外的水域下网。
很快就到达了目标地,这里船不算多,但雷达显示周边有好几艘船。
我拿着望远镜向那些船看去,上面都悬挂着捕捞海蜇的独特小黄旗。
这是渔政部门专门下发的。
我们三艘船的对讲机都放在一个频道,方便联络。
我家的两艘船先到,各自间隔了六七百个数(不到一海里),先开始放网。
大鹏的船在后面三海里,也马上到了。
我是头一次跟船出来看他们下钉网。
感觉很有意思 !
下网的过程其实很快,只有短短的五六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