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是不是以前矾过海蜇?怎么看起来有板有眼,像是熟手!”
李晓燕点头说:“这是咱爸去找的,这些人都是四川那边的,经常给小船腌制海蜇。”
“这几个男的自己都有小船,现在休渔期没事干,便出来打个零工。”
“难怪一看就像是熟手。”
“这样最好不过,也不用担心给咱腌坏了。”
我总算是松了口气。
四川人是最早来我们这边的,来了之后便不想回去了。
这里有山有水,而且比较养人。
很多一直租房子住,也有一些在我们这买了房子。
小主,
事实也证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过来的这些四川人长得都比较矮。(没有贬低的意思)
然而他们的子女在这边长大之后,和本地人没有多大的区别。
父母一米五六左右,孩子一米七八左右的比比皆是。
充分说明了水土也能打败基因。
这是最好的科学解释。
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对李晓燕说:“多备几瓶开水,准备好茶叶,一会歇息时让他们多喝点水。”
“虽然晒不着,但气温还是有些高,这样不停的干活,人出汗多了容易虚脱。”
李晓燕手朝旁边的屋子一指,说道:“水和茶早已经准备好了,有三把暖瓶够不够?”
我说有点少,一会我再去买两把,记得喝完后就赶紧灌满。
我随后又去了建好的房子里转了一圈。
门和窗户都还没装。
屋里的墙面已经基本上干透了。
这门窗找谁安装好呢?
想着以后要在这里住,门窗一定要搞好点。
现在主要流行塑钢门窗。
突然想起我有个初中同学叫杨军。
上次喝酒听人说他现在自己搞门窗加工。
于是忙翻出电话本开始查找,有些不常联系的人的电话,我一般都记在电话本上。
翻了几页后终于找到了和杨军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同学的电话。
打通电话后,跟他寒暄了几句,打听到杨军现在还在做门窗,便问他要了杨军的电话。
“喂?”
“杨军吗?”
“你是哪位?”电话那头传来杨军的声音。
这声音和我印象中的相差不大。
我笑着说:“老同学,我是杜海生,多年不见,上次喝酒听人说起你现在做门窗了?”
“哦!”
“是海生啊!”
他有些惊讶我怎么会给他打电话。
“我自己开了个小加工厂专门做门窗,怎么你找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