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宫正殿和门前的大石坝里设有十二个土炉,簸箕般大,五尺高。
每个炉子配备了三个大男人,两人拉风箱,一人加炭出铁水倒炉碴。规模阵式,丝毫不比当年打鬼子差到哪里。
晚饭过后,柳金源提着半篮子包括立柜上的铜扣等金属品找到贾新河,贾新河在禹王宫正殿的一个角落,和村上的几个干部喝酒吃豆腐干。
贾新河看见柳金源这个时候找来,心里有些不悦,冒着火说:“哪个舅子告诉你我在这里?”
发完火后又瞅了瞅柳金源递向前的篮子,他瞪着眼道:“都拿来了?”
“都拿来了!”
“先不要那么肯定,”贾新河打了一个酒嗝:
“锄头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我们是不主张往炉子里倒的,你再回去好好检查,明天我们再往你家走一趟,如果没有问题,我就叫人把你门前的旗子换成红色。”
柳金源道了一声谢,这才放心的出去。
贾新河继续喝酒,直喝到报晓的公鸡唱第三遍,他才不断地打着酒嗝走出禹王宫的正殿。推开大门,他就怔住了。
只见坝中央的一个大炉子前围了不少人,中间一个肮脏的汉子正在边跳边唱,差不多的炉子都停了工,所有的人都围着看热闹。
“唱得好唱得好!再来一个,高人再来一个嘛!”
观众拍手喝彩,代高仁象耍猴戏的江湖艺人一般,作了一个罗圈揖,嘶哑着嗓子唱起来:
铜瓢子,
茶壶子,
老太婆头上的银簪子,
纷纷倒进火炉子,
这些浑球是疯子!
贾新河一听火冒三丈,三步并着两步奔过去,刨开人群,左手提了贾仁高的肩膀,右手闪电般刮去,啪啪两声脆响,他骂骂咧咧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