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钱,有差一点学字用的,也有好一点后期练字用的。
不过再是省钱,也不能长期使用查纸,毕竟长期使用,也可能也会影响书写。
这些陈琼英自是不懂,柴六都一一耐心解释。
一番讨价还价,倒也是花费不少,接近五两银子。
常玉琢心里有些难受,没想到还没开始学,就花了这么多钱。
陈琼英却是暗暗吃惊,没想到读书确实花费高。
常玉珂似乎看穿了二人心思,出言道:“也就第一次,买的东西比较多,才会贵一些。是吧,柴六叔?”
“那是自然,这几本书就3两,至于笔墨纸砚什么的,买一次,能用挺久。”柴六细心回答。
听了这话,陈琼英和常玉琢的脸色才稍稍缓了缓。
因着说了小孩子,掌柜自然以为柴六所指的是常玉琢,毕竟一众人中就只有他一个小男孩,于是低头对常玉琢说:“这位小公子,不知道准备去哪里开蒙呢?”
掌柜如此说话,也是为了亲近关系。只要是读书人,以后都得算他们的常客,毕竟镇上也就他们一家拿得出手的书肆。
虽是独门生意,但是主人家看重读书人,所以掌柜倒也不敢造次。
“我还没有想好,娘亲让我去学堂参观参观再说。”常玉琢有些不自在地回答。
听了这话,掌柜心里差不多有了成算,又看向陈琼英:“不知道小娘子是何打算?”
陈琼英却是听出了掌柜话里有话:“不知掌柜的有何见教?”如果多探听一份消息,倒也是好的。
那掌柜说道:“镇上的明德学堂和修齐学堂自然都是顶好的,不过我家主人和修齐学堂的老先生算是好友,因此我自然是更认可修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