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发展
1.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 6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使用符号思维,能够用一个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例如,他们可以把一块积木当成是一辆汽车,然后进行想象性的游戏。然而,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仍然有限,比如对于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尽管如此,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比之前更加灵活,他们喜欢问问题并寻求答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不断地问“为什么”,试图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这个阶段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2.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5 - 6岁孩子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复述一个熟悉的故事,并且会自己编出一些原来没有的情节。例如,在听了《小红帽》的故事后,他们可能会在复述时加入自己想象的情节,如小红帽在路上遇到了小仙子等。同时,他们记忆的正确性也有了提高,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不过,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仍然以形象记忆为主,对于那些形象生动、有趣的事物更容易记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学习知识时,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情绪与自我意识
1.自我中心意识的转变
在五岁时,孩子可能认为妈妈是他整个世界的中心,但到了六岁,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这种自我中心意识的转变表现为他们渴望成为第一,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好胜心极强,甚至输不起。例如,在游戏中如果输了,可能会大哭大闹,难以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比较高,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情绪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6孩子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和矛盾。他们既渴望独立,又离不开对妈妈的依赖。这种矛盾心理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比如上一分钟对妈妈说“我爱你”,下一分钟就可能说“我恨你”。他们在很多事情上会表现出犹豫不决,例如在选择周末活动时,如果要在去外婆家和看电影之间做决定,他们可能会翻来覆去下不了决心。同时,他们的很多行为也会明显恶化,如之前欢天喜地去上学的孩子到了六岁可能会变得不想上学,经常哭闹,在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变得磨蹭、胡闹。这种情绪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语言能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