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渠梁心系改革成败,决定亲赴市井,查看新政执行情况。这日,他身着一袭朴素的玄色常服,仅带了几名贴身侍卫,悄然步入集市。他身姿挺拔,面容虽带着几分为国操劳的沧桑,却难掩眼中的期许之光。
刚踏入集市,那井然有序的交易场景便映入眼帘。百姓们起初对新规矩还有些生疏,此时已逐渐适应,买卖双方讨价还价间,多了几分信任与坦然。嬴渠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笑容。
行至一处蔬果摊前,摊主是一位憨厚朴实的老农,见有贵客人前来,有些拘谨地搓着手。嬴渠梁温和地问道:
“老人家,这新度量衡用着可还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农忙不迭点头:
“习惯,习惯!以前买东西总怕吃亏,现在有了这统一的标准,心里踏实多了。就是刚开始摆弄那些新秤啥的,费了点功夫。”
嬴渠梁笑着点头:
“那就好,老人家,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向官府反映。”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争执声。嬴渠梁快步走去,只见一位年轻后生涨红了脸,对着一位中年商人理论:
“你这秤不对吧,我刚在别家买的同样分量的东西,怎么到你这儿就多了钱?”
商人也急了:
“你这小哥,可别血口喷人,我这秤可是刚校准的,,准着呢!”
嬴渠梁上前,拿过秤仔细查看,发现是商人操作失误,便耐心解释了一番。商人恍然大悟,连连向后生道歉,周围百姓见状,纷纷称赞君上英明。嬴渠钙心中暗忖:
“看来这改革推行虽有波折,但只要百姓认可,必能成功。”
与此同时,鼓励商业的政策仿若春风化雨,润泽着秦国大地。咸阳城的驿站仿若一颗闪耀的明珠,吸引着八方来客。各国商旅赶着满载货物的驼队、车队,络绎不绝地涌入。
驿站外,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阿里,正指挥着伙计们解开包裹,瞬间珠光宝气四溢,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他操着生硬的中原语兴奋地说道:
“秦国这政策好啊,我这一路过来,看到商机无限。带来的这些珠宝、香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一旁的中原商人钱掌柜,运来了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看着自家货品,满脸自豪:
“咱东方工艺可不比谁差,这下在秦国市场放开了,定能大赚一笔。”
客栈内,各国旅人操着不同口音谈天说地,分享着旅途见闻。一位楚国商人感慨道:
“以前来秦国,总担心度量衡不一样吃亏,现在可好了,交易便捷,我回去得多带些货来。”
众人纷纷附和,欢声笑语回荡在驿站上空。
此时,一位秦国本地的小商贩李四,看着这些外来的富商,既羡慕又有些担忧,悄悄对旁边的同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