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鼓声,老兵们太熟悉了——聚将鼓!
刹那间,原本平静的幽州城沸腾起来,一股肃杀之气迅速弥漫开来。
“娃儿!娃儿!快起来!聚将鼓响了!”一个老兵猛地推开房门,粗糙的手掌在儿子肩头用力一拍,语气急促而焦灼。
年轻人睡眼惺忪地坐起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父亲一把拉起,推搡到墙角。
“愣着干什么!快穿上盔甲!”老兵的声音颤抖着,急切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粗糙的手指笨拙地解开盔甲的系带,动作却出奇地快,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年轻的儿子揉了揉眼睛,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顺从地站着,任由父亲将冰冷的盔甲一件件套在自己身上。
“聚将鼓响了!快去!顺着鼓声的方向!”老兵猛地将儿子的头盔扣上,语气严厉,“快去!别磨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年轻人被父亲推搡着出了门,踉跄几步,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父亲。
昏暗的房间里,老兵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却又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
“聚将鼓响了!老夫打不动了,这副老骨头已经经不起战阵的颠簸了。你去吧,娃儿,这是你的机会!”老兵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他将手中的盔甲递给儿子,粗糙的手指在年轻人的肩甲上轻轻拍了拍,仿佛在传递着多年的战斗经验。
年轻人点头,心中既感振奋又有些害怕。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将头盔扣好,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爹,我不会给您丢脸的!”
“这就对了!”老兵的他迅速帮儿子整理好甲胄,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仿佛在检查一件珍贵的宝物。
他的手触碰到冰冷的金属,感受到那种熟悉而亲切的触感,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热血。
“快去!带着老夫的期望,别忘了你的职责!”老兵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坚定了。
他将儿子一把推出门外,大声叮嘱道:“保护好自己,别逞英雄!”
年轻人踉跄了几步,站稳后转身向父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眼中含着泪光,却带着坚定的光芒,“爹,我会的!”
老兵点点头,目送儿子远去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昏暗的街道尽头。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关上门,静静地站在门后,心中默默祈祷着。
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那些与陛下并肩作战的日子,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一会回来,老夫还有话要说。”老兵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话音未落,聚将鼓的沉闷声音再次在幽州城中回荡,仿佛在召唤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心系国家的勇士。
老兵无力地倚着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门框上岁月的刻痕,思绪飘回了数十年前。
那时的他,也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追随着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南征北战,从尸山血海中拼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他仿佛又看到了年轻的陛下,意气风发,指挥若定,带领着他们这些将士,一次次地击溃敌人,从金戈铁马中夺取胜利。
金陵城外,他曾亲眼目睹陛下登基,那山呼海啸般的“万岁”,至今仍在他耳畔回响。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刀剑相击的铿锵声,战马嘶鸣的悲壮声,以及兄弟们浴血奋战的呐喊声,交织成一曲壮烈的战歌。
他颤抖着抬起手,仿佛还能感受到手中长枪的重量,还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
“陛下,老了,老了……”他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却闪烁着无比坚定的光芒,那是对大明,对陛下的无限忠诚。
与此同时,聚将鼓声还在继续,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每个人的心脏。
幽州城内外,数百名红翎急使听到鼓声,几乎同时做出了反应。
他们飞奔至马厩,动作迅捷地解开缰绳,翻身上马。
马蹄声急促而有力,踏碎了清晨的宁静。
红色的翎羽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沉寂的幽州城。
他们以聚将台为中心,如同离弦之箭般,向着应天府内外各个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身后一片翻滚的尘土。
手中紧紧攥着的令箭,在晨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芒。
一位急使勒紧缰绳,胯下战马人立而起,他目光如炬,语气坚定:“驾!不得延误军机!”
红翎急使们如离弦之箭般散布于应天府的大街小巷,马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红色的翎羽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将紧急军情迅速传遍每一个角落。
急使们高声宣读着陛下的命令,语气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百姓的心头。
应天府的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侧耳倾听,神情肃穆。
一位急使勒马停在一处热闹的街市,他翻身下马,手中的令箭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鞑靼犯我边境,幽州告急!所有适龄男儿,即刻披甲上阵,保家卫国!违令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