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心境变化

洛世锦看到手机上传来的消息,将夏禾离开的事情告诉给身旁的于清渊。

于清渊点点头,并没有在意这件事。

“世锦,你的无漏真身到哪一层了?”

洛世锦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着回道:

小主,

“嘿嘿,还是第二重。”

为了方便他和教众们修炼,于清渊特地建造了重力室来供他们修炼,还贴心的配备了温泉。

结果这么久了,自己还是卡在二重迟迟没办法突破,这让洛世锦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于清渊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在意。

“你才正式踏入修行多久?就算无漏真身是专门为了你这种体质创造的,也不可能修炼的那么快。

慢慢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性命才是根本,异术终究只是辅助手段,等你性命修为上去,再难的关卡也不是难事。”

“嗯,我知道。”洛世锦点点头,在于清渊面前盘膝而坐,言道:

“心、魂、意这些本性上面的东西,我基本上领悟的差不多了,余下也就是让时间去来考验了。

只是这具皮囊是真不好打扫啊,修炼了无漏真身我才发现,自己身体里居然藏着这么多‘脏’东西。”

“前段时间,我拜托苑爷帮忙,找全性的了解了一下你这功法的全部来历。

讲实话,你这无漏真身是真的不好修。

其容纳儒、释、道三家,但以释家来说,可以用一首诗中的含义来解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佛门有金身正果,你这功法,据说最后证的就是真身正果。

儒家重心、重念、重行,所谓知行合一,便是此理。

当然,论这方面,你比我懂,所以也不用我来教你些什么。

至于道家来理解,则侧重于‘无漏’二字,对于所谓的真身正果并不看重。

道家将修真,但要的不是什么果位,而是自在真我。

其实按我理解,你这肉身反而是比较容易的,毕竟所谓心境,要的就是一种感觉。

感觉虚无缥缈,最是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