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渊,师父让我来把这个还你。”
荣山递出葫芦,于清渊边客套边伸手接过。
“荣山道长幸会,龙虎山一别,道长看上去倒是憔悴了不少。”
听到这话,荣山眸光一暗,想起了‘因’自己而死的田晋中。
见他如此模样,于清渊也就明白张之维为什么要派他来给自己送葫芦了。
“荣山道长,恕我多问一句,你可曾用过我这葫芦了?”
荣山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
于清渊叹了口气,言道:
“老天师倒是会给我找活儿干,道长既然被派来,其中自有深意,也别急着离开,且随我来吧。”
说着,于清渊转过身,给了教众一个眼神,他们立刻会意,识趣的告辞离开。
于清渊领着荣山往后山自己住处而去,路上,他开口问道:
“荣山道长,你觉得修行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荣山反问道:
“你这是考我?”
“也不算吧,只是问问。”
“嘿嘿。”荣山笑了笑,答道:“这你可考不住我,不说典籍上的答案,单我自己理解。
所谓修行,上追碧落,下穷黄泉,中只求一个强身健体、明心见性。
对我来说,能做到这般也就够了。”
“好答案。”于清渊夸赞一声,随后又问道:“那修行和修真,何解呢?”
荣山想也不想的答道:
“修行,可理解为修正。
人之降生,本为白纸一张,于成长中添加了颜色。
通过修持和德行,将自己复归到纯净的状态,此过程,即为修行。
而修真,虽同样为修,但却根本在‘我’。
每个人的真我都有不同。
有的人认为,‘我心即我道,我道即天下道。’
有的人却认为,‘道即我心,天下道便为我道。’
更有的人认为,‘我心即我道,我道非天下道。’
按照师父的说法,你就属于第三类,己身道,别于天下道的类型。”
荣山说完,于清渊也承认也不否认,继续问道:“那何为看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