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使者?不,死者!

所有人这些都知道了陛下和穆青这一波算是在忙乎什么。

百官上下对于这件事忧心忡忡。

下了朝之后,文官和几大尚书来到了平康坊的酒楼。

如今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官员基本都开放了商路,他们只要正常交税,那么就能够正常经商,不存在什么丢人之类。

虽然对商人的限制还是很高,但是在燕国这商贾之术也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事了。

而且官员经商,他们之间的便利会有很多,赚钱也会更加容易些。

虽然需要给国库上交三成利润,但是好歹是正大光明的,甚至是受到悬镜司保护的。

这就导致了这些官员花钱的时候不用藏着掖着。

在场官员基本都是四品起步,最高二品,因为没了丞相,文官除了三省之外便也就是这六部尚书最大了。

他们凑在一起商量这些事情。

按理说这些需要在他们各自的府邸密谈。

但是就现在这样的,悬镜司的暗探连悬镜司自己内部的人都不知道,就别说他们了。

就算悬镜司的暗探无法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只需要看到这一大堆的官员凑到一起就足够了。

反正也不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他们还不如就光明正大的出来的边吃边谈。

当然,也不是四处大声嚷嚷,这个光明正大是针对悬镜司,而不是对百姓,普通人连远远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所在的酒楼也只有权贵能来。

武将那边就更简单了。

包括太尉在内的武将一窝蜂的全部凑到了悬镜司外。

他们不考虑别的,只想要参与进来。

这可是开疆拓土的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横空出世了一个穆青,又加上了锐意进取的陛下,作为武将,要是把握不住这样的机会,半夜睡醒了都得抽自己。

只不过穆青现在还没出宫。

他和高淳又来到了暖和当中,与此同时还有一名中年言官。

这名言官也是有点懵,他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可以介入到陛下和穆首尊之间单独谈话当中。

“赫别带着蛮子大军从西北方进入中山国那不用担心,但是咱们燕国对中山国入手还需要有一个正式的理由。”

按照穆青自己的说法,打闪击找理由,还需要告诉人家一声?

这也太扯了。

但是高淳不允许,这件事也是穆青和高淳之间的一个矛盾点。

高淳必须坚持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