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外邦来使

最终,敌军再次被击退。

经过多次交锋,敌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

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夏侯千帆和夏侯宇的威名传遍了整个边境。

在他们准备班师回朝之际,一封来自京城的加急信件送到了夏侯千帆手中。

信中说,朝中一位权贵嫉妒夏侯家族的功绩,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夏侯千帆拥兵自重,意图谋反。

夏侯千帆看完信后,愤怒不已。

“父亲,这分明是诬陷,我们该如何是好?”夏侯宇问道。

夏侯千帆沉思片刻:“宇儿,清者自清,我们先回京城,向皇上当面解释。”

回到京城,夏侯千帆发现局势对自己极为不利。那位权贵联合了众多大臣,对他进行围攻。

皇上虽然对夏侯千帆有所信任,但面对如此多的指责,也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上官高霏挺身而出。她在京城贵妇中有着广泛的人脉,通过她们收集到了那位权贵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

上官高霏将证据呈交给皇上,皇上看后大怒,严惩了那位权贵和他的党羽。

夏侯千帆的冤屈得以洗清,皇上对他更加信任。

经过这次风波,夏侯家族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夏侯千帆的冤屈被洗刷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深知,朝堂之上的权力争斗从未停止,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才能守护家族的荣耀和国家的安宁。

与此同时,边疆的局势虽然暂时稳定,但隐患仍未消除。为了加强边防,夏侯千帆向皇上建议在边境设立多个军事据点,加强巡逻和防御。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负责此事。

夏侯千帆再次奔赴边疆,与将士们一同努力。在他的精心部署下,边境的防御体系日益完善,百姓们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然而,国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场严重的旱灾席卷了部分地区,导致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困苦。上官高霏在京城组织了救济活动,号召贵族和富商们捐款捐粮,帮助受灾的百姓度过难关。

夏侯宇则协助母亲,负责物资的调配和发放。他深入灾区,看到百姓们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同情和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夏侯家族的善举得到了百姓们的衷心感激,声誉更上一层楼。

而在朝堂上,一些有识之士看到夏侯家族的作为,纷纷向皇上进言,希望能够推行更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皇上在夏侯千帆的影响下,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下令各地官员积极采取措施抗旱救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旱灾的影响逐渐减轻,受灾地区开始恢复生机。

夏侯家族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不仅在军事上保卫国家,还在民生问题上积极作为,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楷模和朝廷的中流砥柱。

但夏侯千帆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必须不断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