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破局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2926 字 5天前

夜色沉沉,大师兄的诊所里弥漫着熟地黄特有的苦香,仿佛那药香带着岁月的痕迹和沉重的往昔。林婉儿独自蜷缩在问诊台角落,低头整理着一摞摞斑驳的病历,指尖偶尔碰触到泛黄的纸张,心中却充满了沉郁与无奈。月光透过百子柜的玻璃窗,斑驳地洒在她修长的手背上,形成一格一格如同旧时棋盘般的阴影,伴随着微弱的呼吸声,诉说着那段低谷时刻的孤寂。

子夜时分,诊所内只剩下低语与寂静。大师兄端坐于木质的诊桌旁,借着暗淡的灯光,他伸出那因岁月而略显粗糙的手指,拨通了山里的卫星电话。电话接通前,室内只听见电流穿越线路的沙沙声,与墙上老旧药柜中传出的陈年草药气息相互交织。

电话那头,电流声中夹杂着捣药杵砸在石臼上压碎药材的闷响,仿佛能穿透浓重的夜色,将山里师父的身影呈现出来。大师兄静静聆听着那遥远山野间传来的声音,良久沉默之后,低沉的嗓音终于打破寂静,带着淡淡的期盼和关切问道:“婉儿晒的紫苏可收好了?”

这一问语音温和,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急切,仿佛那晒好的紫苏关乎下一剂煎药的成败。电话那端,山风在悬崖峭壁间呼啸,夹带着寒意和松针的气息,偶尔掠过山林中密集的枝叶。就在这时,隐隐传来纸张翻动的细微响声,犹如山中古屋中翻阅书卷的低吟。

那声音平静而坚定,带着一丝微妙的磁性,随即传来回答:“明早会有快递到诊所。”

这一答语,既有山野间特有的悠远静谧,又暗含着某种古老仪式的庄重与神秘。大师兄听后,眼神微微一凝,仿佛在那短暂的对话中,看到了师父沉甸甸的期望和对医道传承的默默嘱托。夜色依旧深沉,而电话那头的风声与纸页的窸窣声,似乎预示着明晨将至的变故与希望。

在诊所不远处的墙角,苏莉莉送来的“特级黄芪”仍旧躺在那透明的塑料袋中。袋上印着某药企的logo,鲜艳刺目,仿佛在无情地提醒着这一切背后的商业交易与肮脏利益。那刺眼的标识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突兀,与诊所内沉稳古朴的气息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不禁心生厌恶。

次日清晨,微曦透过窗棂洒进诊所,淡金色的晨光为木质问诊台镀上一层温柔的光辉。林婉儿一推开门,便在那台上发现了一个褪色的军邮包。包面斑驳、磨损处显露出历史的痕迹,仿佛曾经跟随着无数风雨奔波的岁月。她轻轻拾起邮包,指尖触及冰凉的金属扣,心中不由自主泛起一丝沉重与好奇。

打开包裹,里面静静躺着一本泛黄的《赤脚医生手册》,封面虽然简单朴实,却满载着医者仁心的往昔记忆。书页已微微卷曲,岁月在每一行字里留下斑驳的痕迹。林婉儿小心地翻开手册,意外地在中间夹着一张1978年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时的师父身着朴素长衫,正站在防疫表彰会的台前,庄重地接过一面鲜艳的旗帜,神情中既有责任的光辉,也蕴藏着无数艰辛的默默付出。在师父身旁,身姿挺拔的吴院士正伫立着,他那目光坚毅、神采飞扬的面容,如今已成为国医泰斗的象征。虽然黑白照片因岁月而略显模糊,但那一刻的历史感与激昂情怀,依然在纸上静静流淌。

目光转至手册批注栏,林婉儿的心猛然一震:师父的钢笔字依旧清晰,仿佛昨日刚落,“浊水泼身时,当思疏浚之道。”这句朴实而意味深长的话语,带着无尽的温情与力量,瞬间驱散了昨夜低谷中的阴霾。她轻轻触摸那行字,仿佛能感受到师父当年捣药时的沉稳与专注,也仿佛听见他低声叮嘱——在困境与混乱中,要懂得疏通,才能拨开层层迷雾,找到前行的道路。

此刻,手中那本充满历史与情怀的《赤脚医生手册》,连同那张镌刻着师父记忆的黑白照,共同构筑起一座无形的灯塔,照亮了林婉儿未来的路。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无比坚定的决心:无论风雨如何,她必将沿着这条医道,继承那份传承已久的仁心与智慧,继续前行。

在一片沉寂中,大师兄悄然走向那座尘封已久的义诊档案柜。木质柜门上斑驳的油漆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他轻抚着冷硬的把手,心中隐隐预感到这扇尘封记忆的门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久违的秘密。手指轻触启动按钮,一阵低鸣般的电流声伴随着档案柜内部机械的咔嚓声响起,昔日的光影逐渐在荧光屏上复苏。

档案柜内存储的资料久未动用,然而今天,大师兄却翻出一份三个月前社区医院的监控备份。画面清晰得出奇:那是一个狭长、昏黄的医院走廊,墙面上斑驳的涂料在微光中诉说着时间的流逝。镜头捕捉到一位穿着粗布衣衫、满脸风霜的农妇,她正弯腰于一旁的药罐前,神情专注而决绝。只见她小心翼翼地将几朵鲜红的红花塞入药罐中,红花在暗淡的光线中犹如燃烧的火焰,突兀而耀眼,仿佛要划破这沉闷的背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画面的一角突然露出另一道身影——苏莉莉正站在走廊的转角处,背影略显孤单。她那嵌着水钻的指甲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微光,眼神警惕而冷峻,仿佛在窥视着某个不该被人知晓的秘密。她动作轻柔,步伐谨慎地在走廊上转动,仿佛怕一不小心便会打破这份隐秘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