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脉诊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3524 字 5天前

她指尖轻轻触碰这些紫斑,感受到皮肤下的热气与肿胀,显然,过度使用真空罐导致了局部气血瘀滞,毒素未能有效排出,反而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小张,这种方式不当,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湿气更重、血流不畅。”她的眼神依然温和,但语气中带着些许严肃,“这些不当的治疗方法,不仅没有缓解您的症状,反而给身体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小张略感羞愧,低下头,看起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完全重视。林婉儿则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接下来,我会为您进行调理,逐步解除这些问题。空气湿寒、气滞血瘀,都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您愿意配合。”

她的话语中没有任何责备,只有一种温和的力量,仿佛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小张走出困境。在她的细致诊疗下,他或许能摆脱那些久困身体的阴霾,重获健康的希望。

舞者薇薇的珠玉谜局

日影西斜,温暖的阳光洒在诊室的地板上,透过窗户映射出斑驳的光影。薇薇裹着一条浅灰色的羊绒披肩,步伐轻盈而优雅,像是舞台上刚刚落下的帷幕,带着几分冷静与沉静。她的气质与她的职业格外契合,然而,林婉儿的眼神却未能因她的外表而轻松。

薇薇坐下时,林婉儿的目光迅速扫过她的身体,注意到她左脚踝上贴着一块膏药,皮肤略微发红。林婉儿的手指轻轻触及她的左寸脉,三指的感觉顿时告诉她,眼前这位舞者的身体远非看起来的那样轻盈。脉象细滑如珠走玉盘,丝毫不显任何阻滞,仿佛珠子在盘中滚动流畅。然而,林婉儿却很快抬眼,看向薇薇的颧骨,看到了一抹病态的潮红,仿佛体内的某些东西正在悄悄积聚,难以消散。

“劳驾褪去左脚踝膏药。”林婉儿轻声说道,她的语气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坚定。薇薇顿时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抗拒,但最终还是没有反驳,乖顺地将脚踝上的膏药取下。林婉儿伸手轻抚她那肿胀的关节,指尖感受到一股隐隐的湿气与沉重感。“这不是扭伤,是鹤膝风初起,”林婉儿补充道,目光深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突然,一股淡淡的奶腥气扑鼻而来,林婉儿的眼神稍微一滞,轻轻嗅了嗅空气,心中顿时明了。她不动声色地问:“晨起呕逆吗?”

薇薇的眼神立刻有些动摇,她的嘴唇微微抿紧,却还是摇了摇头,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安。

决胜时刻:

林婉儿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这一切症状并非单纯的身体不适,而是某种更为复杂的生理变化。她并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静静观察着薇薇的反应。当薇薇第三次否认自己有孕史时,林婉儿终于决定采取行动,打破这一切的迷雾。

她不再说话,而是从桌面上拿起一枚铜钱,轻巧地贴在薇薇的脐下三寸位置。铜钱的质地光滑,边缘带着岁月的痕迹,散发出一种古老的气息。她的指尖轻轻按压,感受到铜钱与皮肤之间传来的微妙的温度变化。林婉儿的眼神专注,注视着铜钱的变化。

随着铜钱的接触,慢慢地,铜钱的表面竟然开始浮起一抹绿色。那绿色,像是春草在阳光下悄然萌发,轻轻扩展,仿佛在提醒她,这枚咸平元宝含铜60%,而这种铜成分遇到胎气时,便会呈现出独特的绿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铜绿渐渐在铜钱的表面蔓延开来,仿佛与周围的空气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反应。林婉儿微微眯起眼睛,注视着这一变化,心中明白,眼前的薇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舞者,而是身体内藏着更深的秘密。铜绿的出现,无疑证实了她内心的猜测——薇薇正在怀孕。

阳光照射进来,微微透过窗帘的缝隙,将这枚铜钱和铜绿照得更加明亮,那绿色在夕阳下泛起了微弱的光芒,仿佛是某种生命的象征,悄然孕育着新的开始。林婉儿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铜绿渐渐褪去,又如同早春的草芽般轻轻地悄然消失。

薇薇愣住了,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身体的秘密被揭示得如此迅速。她的呼吸有些急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林婉儿抬起头,看向她,目光温和却坚定:“薇薇,您不必再隐瞒了。身体的变化是自然的,而承认它,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薇薇低下了头,眼里浮现出一层水雾,最终没有再反驳。她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无法逃避这份即将到来的责任,而林婉儿的诊断,不仅是对身体的解答,更像是对她内心的一次清晰照亮。

暮鼓声响起,低沉悠远,仿佛带着岁月的深沉与风霜的刻痕,回荡在整个诊所内。夕阳的余晖透过古老的窗棂洒在大厅中,那些光斑似乎是时间的印记,缓缓爬上挂在墙上的“万药归宗”匾额。匾额本身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字迹略显斑驳,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然显而易见。

而在这块匾额的光影下,挂着的积分榜尤为显眼,榜单的每一项排名都在暮光中微微闪烁着光芒。林婉儿的名字赫然位列第一,得分是满分,她以“四诊合参洞察力”的精湛技艺,凭借自己对病症的深刻洞察,遥不可及地站在了顶端。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整个诊室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映照着她那份沉静的自信。

然而,叶知行的名字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的分数低得几乎无法与其他选手抗衡,因他在判断妊娠脉时的误判,导致了名列积分榜的最后。榜单旁的木框中,细腻的刻字映照着这段光辉与阴影的交织,显得尤为深刻。误判妊娠脉的情况几乎成了此次比赛的焦点,叶知行的错误直接影响了他的排名,这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中医诊断中的精准度与细致入微的重要性。

不远处,卓玛央宗的金针挑疖术也引发了激烈的热议。她用独特的技巧解决了一些复杂的症状,但也因其过于偏重手法而被部分专家提出质疑。有人认为她的技术虽然高超,却缺乏对人体整体的调和与把控,而过于强调针法的精准性,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不稳定。与此同时,苏怀瑾的模块化诊断方法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她将《伤寒论》的方剂进行了拆解,试图通过模块化来简化复杂的治疗步骤,但这一创新却忽视了中医治疗中的个体差异,这让她的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比赛的气氛在这一刻凝聚,每一位选手的表现与评价似乎都在这片沉默的钟声和匾额下,得到了某种深刻的见证。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历史的书写,而每一个技术的突破与不足,也在这座百年诊所的庇护下,成为了不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