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顾辰逸,依然如往常般精确而从容。五点,天色未亮,他已经驾驶着车,疾行至城郊,目的地是那口深藏于山脉中的虎跑泉。泉水清冽甘甜,是煎制归脾汤不可或缺的上等材料。他小心翼翼地取回第一瓮泉水,匆匆踏上归途。此时的他,依然保持着那份一丝不苟的执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洒在他那冷静而坚毅的侧脸上,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
六点,他已然返回城中。车速放缓,顾辰逸绕过一条古老的巷子,那里隐藏着一家年久失修的传统点心铺。铺内传来温热的面包香气,那是刚出炉的茯苓饼,外皮微脆,内馅软糯。顾辰逸早已定制了专属模具,模具设计精妙,呈现太极图案,他只想要最精致的东西,无论是食物,还是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他买下热腾腾的茯苓饼,谨慎包好,放在车内的保温盒里,随车而行。
七点,顾辰逸准时抵达百草堂。他轻轻叩响堂门,手中的药膳盒温热而坚定。已经起床在婉儿微笑着接过药膳,只见每道药膳的温度都恰到好处,药材的气息被细致地保持着。顾辰逸一手紧握药膳盒,一手轻触盒子外壁,确认盒子温暖如初。这个早晨,尽管繁忙,他仍能做到心无旁骛,只为将最好的东西送到她手中。
暴雨如注,连绵不断,夜色更显得深沉而压抑。林婉儿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窗外的雷声与雨声交织,实验室的灯光依旧刺眼,却无法驱散她心头的焦虑。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她没能及时离开,实验室的大门被水淹没,锁住了她的去路。四周静谧而冰冷,唯有微弱的灯光照亮着她的桌面,显得异常孤单。
顾辰逸刚刚结束出差,驾车返回的途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当他得知林婉儿被困在实验室时,心中如同被猛击了一下,他毫不犹豫地停下车,迅速下车冒雨赶往实验室。
暴雨中,顾辰逸的身影在湿滑的街道上划过。他穿着一身定制西装,意大利手工皮鞋已经被水浸透,泥浆在他的每一步中溅起,鞋面被淋得湿透。他却毫不在意,步伐急促而坚定,仿佛只有一个目标在眼前——赶到她的身边。
怀中的油纸包在雨水中滴水成珠,但他紧紧握住,不让水渗入。油纸包的三层包裹,显得分外严谨和厚重。外层的油纸包裹着一部珍贵的古籍《疫疹一得》孤本,这本书在拍卖会上被他以极高的价格抢回,书页泛黄,墨香依旧。那份珍贵,不仅是因为它的医药价值,更因为它象征着他对林婉儿事业的支持与关怀。他想,将这本书交给她,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他对她不断探索的鼓励。
紧接着,第二层油纸包裹的是他亲自研制的避瘟香囊,香囊中散发着淡淡的雪松香气,与他常用的雪松香水味交织在一起,带有一丝熟悉的气息,仿佛是顾辰逸的一部分。香囊中蕴藏着他对她的守护,避瘟驱邪,平安无事。
最里层,竟有一盒温热的八珍糕。顾辰逸曾亲自送往外婆那里,而外婆也在那日告诉他,林婉儿三日未归家。外婆的叮嘱,顾辰逸心中自是明了。八珍糕散发着温暖的香气,柔软的糕体仿佛能融化一切疲惫,也能温暖她此时孤独的心。
顾辰逸带着这些心意,趟过满地的积水,终于来到了实验室门前。他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油纸包递给了林婉儿,低声道:“外婆说你这三日未归家,别再这么折腾自己了。”
林婉儿接过包裹,望着他那湿透的衣服与泥泞的鞋面,心头一阵酸涩。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点头。顾辰逸眼神温柔,却依旧不失坚定,他轻轻抚摸她的头发,低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在你身边。”
雨水依旧肆虐,但顾辰逸的温情与坚定,仿佛在这暴风雨中给她带来了一丝安慰与温暖。
外婆坐在摇椅上,微微抬头,望着眼前翻开的相册,眼眶中满是温暖的泪光。她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泛黄的照片,指尖的触感似乎带着岁月的温度。随着她的低语,“你这姑爷…比当年你外公还痴。”她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感慨和深情,仿佛这些年的记忆都在此刻回溯,勾画出了一段不变的温馨。
相册中的照片逐一展现了顾辰逸那不为人知的柔情时刻。他那身西装革履的形象在这张照片里显得格外突兀:他正蹲在一片药田中,双手捉虫,衣领略微卷起,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却极其专注,毫无怨言。那一刻,照片定格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深沉付出,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他也甘心去做,只为林婉儿的世界能更加完美。
下一张照片里,顾辰逸依旧穿着正式的西装,但这次他站在厨房前,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在灶前扇火。他正在为林婉儿煎制理中汤,动作熟练而温柔,眼神聚焦在锅中的汤料,仿佛这个厨房成了他展现爱的舞台。那一刻的他,没有一丝高高在上的架子,只有最简单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