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一块浸了药汁的棉纱,湿漉漉地蒙在百草堂的药田上。林婉儿蹲在田埂边,食指轻轻刮下一片三七叶背面的露水——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晨露的黏稠度能反映土壤湿度。远处挖掘机的轰鸣声突然变了调,像是铁齿咬到什么硬物发出的闷响。
"林大夫!挖到怪东西了!"工程队小伙子的喊声惊飞了竹篱上的麻雀。林婉儿小跑过去时,布鞋底沾的泥块簌簌掉落,在刚翻出的红褐色土层上砸出细小的坑。
林婉儿蹲下身来,指尖轻轻抚过那块青铜脉枕,表面布满岁月的痕迹。青铜的色泽因为长时间埋藏在土壤中,已经褪去原本的光亮,变得斑驳陆离,像是被时间的潮湿侵蚀过。长方体的脉枕表面,清晰可见一层淡淡的青绿色铜锈,仿佛承载着某种久远的秘密。
她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层,露出脉枕的一角。细看之下,脉枕的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像是被自然的力量巧妙雕刻过。每一个孔洞都显得古老且神秘,仿佛蕴含着曾经的生命气息。她指尖触碰到表面,凉意顿时传来,带着一股陈旧的土腥味,仿佛跨越了数百年的时空。
“这怎么可能?”林婉儿低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与震撼。她一边细心地拨开周围的土块,一边不禁想象,这块脉枕曾经属于什么样的医者,或是哪个古代的郎中曾在病人脉搏跳动的那一瞬,用它感知生命的脉动。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默中,只有远处的工程机械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晨露水的滴答声和心跳般的激动感。林婉儿将脉枕完全掏出,举到眼前,细细端详。铜锈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虽然她不懂,但心底却有一股直觉告诉她,这块青铜脉枕与这片土地,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
顾辰逸站在一旁,眼神锐利,注视着林婉儿手中的青铜脉枕。晨光透过薄雾,照射在青铜表面,折射出一种微妙的光芒。脉枕上那层古老的铜锈在晨光下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苍绿色的斑纹,细腻的质感和褪色的痕迹让人无法移开视线。林婉儿手中的棉签轻轻滑过脉枕的表面,生理盐水滋润了那些细小的缝隙,露出了刻在铜器上的几行小篆字。
"左寸候心,右关察脾..." 顾辰逸低声重复,语气中带着些许惊讶。那些字迹不规则地散布在青铜表面,仿佛时间并没有带走它们的锋利与清晰,反而让它们更具历史的厚重感。林婉儿的指尖轻轻摩挲着文字的痕迹,眼里闪烁着沉思的光芒,似乎在回味那些古老的脉诊要诀。
就在这时,文老的声音响起,老人步履蹒跚,却依旧精力充沛。他靠近青铜枕,透过镜片细细观察,眼中流露出对这件物品的浓厚兴趣。“表层土壤pH值5.8,符合汉代墓葬防腐环境。”他低声道,语气中透出几分肯定与赞叹。镜片上反射出的光芒闪动,映出青铜枕上那一条条神秘的纹饰。这些纹路如同一幅精致的经络图,蜿蜒曲折,似乎在指引着某种古老的智慧,暗示着某种治疗的奥秘。
顾辰逸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兴奋和好奇。他转向技术人员,指示道:“准备X光扫描。”
便携式X光机嗡嗡作响,屏幕上逐渐显现出脉枕内部的结构。随着扫描的深入,枕体内的夹层逐渐显现出来,隐藏在其中的秘密似乎正悄然浮现。技术人员谨慎地操作,超声波震动仪发出低沉的嗡鸣声,随着它的震动,青铜枕的暗格微微开启。一粒粒黑褐色的果实从中滚落出来,散落在泥土中。
林婉儿弯下身,拈起一粒桃仁,细心地观察它的外形。她指尖轻轻摩挲,触感坚硬却又有一丝柔韧,皮壳的褶皱清晰可见,仿佛时间并未对它造成太大的损伤。她轻嗅一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杏仁香气,那是从果实中散发出的油腺味,清新且微甜,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这是汉代保存的桃仁,”林婉儿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保存得相当完好,看来这青铜枕不仅是诊脉工具,还承载了医者的某些治疗秘密。”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脉枕上,那些刻印的字迹,那些复杂的纹饰,那些古老的果实,都像是一道道谜题,等待着她去解开。
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洛阳铲的刃口一刮开,露出的泥土突然变了颜色——从暗土色转为一种阴冷的灰白,像是潮湿的石灰粉。队员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明显感受到空气中一股不同寻常的压迫感。戴着防护面具的队员轻轻用刷子扫去上面的浮土,露出一具蜷缩的人骨,细长的肢体因长时间埋藏而变得脆弱,骨质表面有些微微剥落,像是褪色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