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轻轻弥漫在药田上,空气清新而湿润,薄雾中,血珀三七的叶片仿佛镶嵌在一层微微泛光的薄纱中。林婉儿低下身,手持放大镜,专注地观察着血珀三七的叶片。叶脉之间,有一些针尖大的黑点,随着微风轻轻移动,细小的虫体在叶片上缓慢爬行,仿佛是无声的侵略者。林婉儿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她低声道:“是红蜘蛛!”她的声音轻轻,却充满了警觉,“按《农政全书》记载,当用烟梗浸出液……”她的话音未落,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赵扛着一个麻袋走近,步伐沉稳。
“这是老矿区存的陈年烟叶,”老赵喘了口气,将麻袋轻轻放在地上,“当年矿工用来驱虫的!”他带着些许自豪的语气,仿佛这一袋陈年烟叶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矿区的岁月。烟叶在麻袋中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味道,那是多年来风化、氧化后的气息,混合着土地的芳香和历史的沉淀。
林婉儿点了点头,接过烟叶的袋子,心中已有了应对的思路。她转身时,顾辰逸已经蹲下身,打开了智能手表,将其对准了那些被红蜘蛛侵扰的虫害部位。智能手表上的扫描界面迅速跳动,数据显示出红蜘蛛的具体位置。顾辰逸的眉头紧锁,低声道:“图像识别显示虫卵已进入爆发期,需要双盲对照实验确认古法效力。”他语气中带着几分疑虑,毕竟古法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往往需要更多的验证和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文老站在一旁,听到顾辰逸的分析,突然大笑,笑声洪亮而充满力量:“何不试试‘以虫治虫’?”他的笑声在药田的空气中回荡,仿佛所有的困惑和压力在这一刻消散。文老的藤杖随手戳向地面,杖尖挑起了一只细小的捕食螨,迅速跃起,贴近林婉儿手中的显微镜。林婉儿透过显微镜,清晰地看到了那只捕食螨,它的镰刀状口器在显微镜下显得尤为锋利,宛如利刃一般,精准而致命。
那捕食螨的口器展开,迅速接近红蜘蛛的虫卵,仿佛是自然界中的微观战争。林婉儿轻轻地吸了一口气,目光专注,显微镜下的画面让她深刻意识到,这一切的战斗和生死,都是自然界中最真实的律动。而文老的提议,正是要将这种微观世界中的对抗,带入到传统的农业治疗方法中,利用自然界中的捕食者来控制虫害。这种方法虽然古老,却充满了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顾辰逸看着显微镜下的变化,眉头微微舒展,心中也生出了一丝赞赏。林婉儿则沉浸在这一场微观的战斗中,心中既充满敬畏,又涌现出一股坚定的信念:在这片药田中,每一寸土壤、每一株植物、每一只昆虫,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她,正是这个系统中与自然共舞的守护者。
针灸室内弥漫着宁静而庄重的气氛,唯一的声音是艾炷缓缓燃烧发出的轻微嗤嗤声和偶尔落下的针灸工具的轻响。少年静静躺在治疗床上,身上的气息深沉而平稳,仿佛时间在此刻变得缓慢。林婉儿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红外热像仪,将其对准少年耳后的部位,那些淡金色的纹路在热像仪下显得尤为清晰,竟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景象。金色光斑沿着三焦经络游走,轨迹不断变化,与顾辰逸手腕上那道旧疤的辐射谱高度相似——几乎是完全重合。
"这是量子纠缠吗?"西医顾问的声音中充满了质疑,他难以理解眼前的现象。林婉儿微微皱眉,看向文老,等待师父的指引。
文老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不紧不慢地打断了顾问的话:“这叫‘天人相应’!”他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阐述某种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的自然法则。那句“天人相应”从文老口中说出时,给人一种跨越时空的震撼感,仿佛他的言语本身承载着千年的智慧。
林婉儿并未被这些科学的疑问干扰,她依旧保持着冷静与专注。她将血珀三七的汁液注入特制的艾绒中,艾绒吸收了这些精华后,呈现出深沉的红色光泽。她轻轻点燃艾绒,温暖的火焰点亮了室内的一角,烟雾随之弥漫,带着草药的芳香。林婉儿小心翼翼地将燃烧的艾绒悬在少年的外关穴上,烟雾轻柔地升腾,覆盖在穴位周围,温热的感觉缓缓渗透到皮肤之下。
就在此时,顾辰逸走到少年的另一侧,突然握住了患者的另一只手。他的手指紧紧包围住那只手,眼神专注,仿佛在回应文老所说的“天人相应”之法。“《难经》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韵律,仿佛在用这句古文与少年的气机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随着他的动作,少年的气息似乎变得更加深沉与稳定,仿佛身体和天地之间的脉络在这一刻重新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