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在百草堂的夜空中划破寂静,车灯的蓝光闪烁着,刺破了夜的宁静。救护车缓缓停在百草堂门前,医护人员急匆匆地将担架抬下来。担架上,少女小满的脸色苍白,皮肤布满紫癜,犹如死灰一般,血管已然破裂,凝血功能检测仪的警报声刺耳地响起:“INR值9.8,纤维蛋白原<0.5g/L!”这一系列的数值让整个急诊室的气氛更加沉重。西医团队已经下达病危通知,病情极其危急,但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决定转投中医治疗。
林婉儿迅速走到患者身边,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她看着小满那布满紫癜的皮肤,心中有种不容忽视的紧迫感。她稳稳地按住小满的寸口三指,感受着那虚弱的脉搏。林婉儿的目光凝聚在脉象上,片刻后,她的眉峰骤然聚拢,低声念道:“雀啄脉七停,当从《诸病源候论》‘血证门’论治。”
她迅速掀开小满的衣襟,轻柔而迅速地为她查看身体其他部位。腰间隐隐透出一条淡金色的纹路,像极了某种古老的经络图案,几乎与张大山耳后的金纹如出一辙。林婉儿的心头一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外部的表象,更是内在病理的反映。
文老静静站在一旁,看着林婉儿的手势与神情,缓缓走近。他从怀中取出银针,小心翼翼地挑开小满腰部淡金色纹路的边缘。银针在她皮肤上轻轻一挑,微微的震动让纹路的边缘瞬间变得清晰可见。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奇异的现象发生了——纹路的边缘竟然泛起微弱的荧光,犹如古代经络图的微光。
文老的眼中闪烁着不可言喻的光芒,他低声说道:“这正是古代经络理论的体现,能感知经脉气血的变化,连结人体的病症与治疗。我们依托这条经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能够带来更精确的疗效。”林婉儿点点头,心中已然做出判断。她深知,古人早已将这种经络与气血调节的治疗方式与现代的生理病理学结合,通过这一点,她们有希望挽救小满的生命。
林婉儿从容而稳重,继续用银针沿着那条金色纹路的方向小心挑拭,银针在细腻的皮肤上微微闪动,带着一种古老而深邃的力量。随着针法的进行,紫外灯下的荧光渐渐变得更强,仿佛逐渐找到了与患者身体的契合点。
整个急诊室内,时间仿佛凝固了,医护人员屏住了呼吸,西医团队紧张地观察着病情变化。林婉儿深知,她的每一步操作不仅仅关乎治疗,更关乎跨越千年的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实验室内的气氛紧张而沉静,林婉儿目光凝重,迅速调整手中的治疗方案。“取犀角地黄汤加减,配新鲜血珀三七汁!”她的话音刚落,顾辰逸立刻反应过来,快速操作智能药柜。他的指尖在触摸屏上滑动,系统启动,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着每一项药材。
“水牛角浓缩粉,”顾辰逸的声音清晰而冷静,“经微波破壁技术处理,溶解度提升三倍。”机械臂将瓶装的水牛角浓缩粉轻轻送到台面上,粉末的颗粒在光线下微微闪烁,显得细腻而富有光泽。这种特殊的处理方法,能够更好地释放水牛角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
“牡丹皮超微颗粒,”顾辰逸继续操作,“粒径<10μm,比表面积达常规粉末七倍。”这瓶颗粒的形态几乎是微观的,显微镜下几乎看不到颗粒的存在,它们已经达到了极致的细致程度,能够快速被人体吸收,并迅速发挥作用。
“鲜三七汁冷链管,”林婉儿低声说道,她看向冷链保存的三七汁,“液氮速冻保留99%活性成分。”这些冷链保存的三七汁每一滴都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治疗中的效果被最大化地保留,确保每一份活性成分都能够进入体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然而,就在所有药材已准备妥当的瞬间,文老突然按住了注射器,眼神变得凝重。“且慢!”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她腰间的‘金丝蛊’需用苗药引路。”文老的声音不容忽视,他深知这种蛊毒的危险性,也清楚如何用正确的药材与方法引导它。
林婉儿的目光随即转向龙阿婆,龙阿婆从怀中取出一根地龙胆根茎,递给了她。林婉儿接过根茎,仔细端详后,立刻将其切片,放入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切片的表面呈现出细腻的纹理,随着放大,显现出蜂窝状的孔洞结构,这种孔洞几乎是天然形成的,就像是为吸附某些特定菌类而诞生的。
“正是噬毒蕈的最佳载体。”林婉儿低声说道,心中一阵震动。她知道,噬毒蕈这种菌类能够迅速分解毒素,并且在地龙胆的载体作用下,这些菌株的功效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它们将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同时引导蛊毒的分解与排出。
龙阿婆站在一旁,面色严肃,似乎对这一刻的配方与操作充满了信心。“这苗药引路,能将‘金丝蛊’的毒气引导至体外。”她低声补充道,声音充满了经验的沉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