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华赶紧摇头,“爹,我可是非常支持的,本来那房子给妹妹一家住,就是妹妹的。”
“而且养老的事情你们也不要胡说,我一个做大哥的,给你们养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能把妹妹也扯进来呢?”
于山定定地看着这个儿子,直到把于月华看的都不知所措了才道:“我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
他知道这话是出自儿子的内心,但现在他是这么想的,以后呢?人总归是变的!
他就想趁着自己还有点威信,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不想以后自己的两个孩子因为自己的糊涂而产生嫌隙。
谢宴像是第一次认识于山一样,他看到了于山这位朴实的老父亲的智慧。
是岁月沉淀后而拥有的智慧。
是超脱了这个环境的智慧。
时代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深刻塑造着每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价值观。
而他们这代人经历了动荡与变革,铸就了他们坚韧和不畏牺牲的性格,但同时他们更注重集体的荣耀和传承,还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
家和万事兴几乎都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他们信奉的一句话是:“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几乎很少有能把家里的琐事看在眼里,并掰扯清楚的。
很多时候他们明明知道是女儿受了委屈,但为了所谓的大局,为了一家人能和和睦睦,牺牲女儿几乎已经成了本能。
事后轻描淡写的说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过一段时间会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的所做所为,理所当然得要求女儿要孝顺自己。
可笑的孝顺!
多么讽刺的孝顺!
一句轻飘飘的忘了,是别人一生都无法治愈的伤口。
生在这个熔炉里的于山,不可避免的会沾染这些习性。
即使于月回比整个大队所有的男人都厉害、优秀,但大家还会因为她是女人而轻视和贬低她。
于月回已经成了整个溪流村甚至是附近几个村子女孩的反面教材。
提起于月回出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