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张献忠覆灭,四将归心

张献忠为什么这么残暴?很多人都讲不清楚,大多认为是满清抹黑。

朱由检却认为这很正常,这些流寇、悍匪如果不杀人放火,那才是不正常!

那是圣贤,那不是流寇。

张献忠之所以喜欢杀人,其实是源自于内心的恐惧,或者是性格的缺陷。

明末那几个风云人物,大多有性格缺陷。

这是明末那个特殊时期造成的,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

例如前世这朱由检,打小就没学过帝王之术,就和藩王一样圈养,没啥区别。

十七岁登基,啥都不懂,面对的却是东林这帮老怪物。如何能是对手?

结果在东林党诱导下,错杀魏忠贤,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又遇到老狐狸努尔哈赤,造成刻薄寡恩的性格。

李自成也是半路出家,对帝王之术也是不懂,军师牛金星也是一个半吊子。

不懂得拉拢士族和东林。天下大乱这么多年,老百姓渴望的是什么?

是活命,绝不是吃饱吃好!

只要能活命,这些老百姓绝对能老老实实的养着这些官老爷。

可是你李自成进了京城,连官老爷都活不下去了,你能得到江山么?

这里有人就不服了,这些官老爷就不该杀吗?

该杀!绝对该杀!

但也要看什么时候。

你李自成没有得到江山之前,怎么杀都行!

但是你做了江山,你就不能杀。你不但不能杀,你还得善待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

官老爷从哪里来的?说白了还不是从民间过来的。

谁得了江山不都得用当官的,这官职就是民间的一个上升通道。

太平时期,你看谁敢不尊敬当官的,并且家家户户都忙着考科举,考公务员,当举人。

太平了,百姓就指望你赶紧消停,恢复秩序,恢复上升通道,好把子女送入体制,继续循环着民当官,官管民这老一套,几千年来,莫过如此。

所以李自成丢了江山也不冤枉,因为他不懂,牛金星也不懂,他是一个半吊子读书人。

李岩懂这一套,但是李自成不用他。

张献忠更是一个大老粗,当兵出身,一辈子就知道杀杀杀。让他治国,他根本就不懂。

如果拿老百姓比作是羊,张献忠是只狼。那他这只狼只会吃羊,让羊惊恐不安,而不会让羊安静下来。

而聪明的帝王,不仅会吃羊,而且还会让羊保持安静,而且会排着队,按照帝王制定的规则,有秩序的等着被吃,毫无怨言。

但是张献忠不懂这一套,他内心里非常恐惧羊的反抗,怕被吃掉,因为张献忠没造反之前,也是一只羊。

羊是懂羊的心理的。

出于内心的恐惧,又不懂帝王之术,只能玩肉体消灭。

讲道理我讲不过你,我不和你讲道理,我让你不能讲道理,因为你没了,你再也不能和我讲道理了。

张献忠的心理就是,老百姓们,你们也别和我哔哔了,也别让我施仁义了。

对于这玩意,老子真的不懂。都给我永远的闭嘴。

入川的道路上,一名年轻将军在马背上背诵着:“夫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时候,一名将军从后面骑马赶上,马背上抱住一名美女,嘻嘻哈哈的说道:“老二,你又文绉绉的了,谁不知道有枪就是草头王。”

年轻将军抬头一看,说道:“大哥,你是不是又抢民女了?我说过多少次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

“李定国呀,你果然是一个书呆子,你哪里懂得你大哥我是爱江山更爱美人。”

“哈哈哈,人生得意,应该及时行乐才是呀!”

说罢,孙可望打了一下马屁股,扬长而去。

这个时候,又一名将军赶了过来说道:“大哥已经风流潇洒惯了,谁也管不了,除非遇到一头能降服住他的母老虎才行。”

“二哥,前面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兵的地盘了,我们该怎么办?”

“老三,还是请示一下父王,注意不要乱杀无辜,行仁义之事,我们才能在四川立足。”

这个被称老三的乃是张献忠的第三个义子刘文秀。

“说了,父王不听呀,对于这些敢于反抗的,父王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屠城。你不屠城,他们反手就把我们屠了。”

“那就把枪口抬高一点,能放过一个是一个,要知道我们以前也是老百姓。”

“知道了,二哥。”

刘文秀也拍马跑了过去。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唯一女将军,其麾下白杆兵天下闻名。

明末有几支着名的朝廷军队,比如关宁军、天雄军、秦军等。

这些兵说认真的,真的不如白杆兵。

例如关宁铁骑,名声虽然很大,战斗力确实也有,但对阵清军的战绩却不大,最后还投降了清军。

天雄军、秦军连李自成都打不过。

真正能和大清一战的也就是白杆兵。在同后金的浑河血战中表现出来惊人的战斗素质和战斗勇气,震惊了努尔哈赤。

小主,

这场大战,八旗军中的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在白杆兵面前败下阵来。这一仗打死的有名有姓的将军就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共九人。

这些人如果按明朝的品级,大多也是二三品大员。

最难得的是此人从不拥兵自重,不是吴三桂、左良玉那种人。至死效忠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