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检的预想中,东洋海军穿越海峡,势必要大战一场,损失惨重。
没想到会如此轻松就穿越了台湾海峡,冲破冯锡范的拦截。事后清点一下,仅仅损失了一艘500吨的战舰,被俘五六十人,死亡十几人而已。
而对方,旗舰被击沉不说,损失上千吨的战舰十几艘,500吨战舰20多艘,大小战舰被击沉四十多艘,击伤更是多达近百艘。死伤上千人,损失巨大的是冯锡范。
这也是朱由检不想恋战,如果想继续纠缠不休,冯锡范的船队恐怕就要伤筋动骨。冯锡范的船有很多是不假,但是对铁甲战舰却无能为力,这种海战,不是靠船多就能取胜。
船多,火力足够凶猛,但是红衣大炮再多,对铁甲战舰的防御构不成实质性的伤害,只有凑巧把炮弹轰击到甲板上面,才能炸死几名东洋海军官兵。
所以一场血战下来,东洋海军仅仅损失了十几名官兵,这还是冯锡范靠船多,大炮乱轰,瞎猫碰上死耗子的结果。
朱由检试探出郑经船队的实力,也顺利通过台湾海峡,于是全军继续前进,向南海进发。
一路上就有跑海的商人给朱由检介绍了南海的情况。
朱由检对于南海和东南亚并不陌生,朱由检好歹也是大学生,对于这里的地理和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这些只是后世的公开资料,只能大概了解一下,对朱由检真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帮助并不大。
不过有了常年跑东南亚经商的海商介绍,那就能够切实详尽的了解这里的情况了。
南海当时是去往马六甲的必经之路,不过因为大明王朝的并没有远洋海军,这里实际并没有人进行管辖,都是一些海盗在兴风作浪,不过朱由检有5000吨的大船,海盗看见也远远的躲起来了。
刚进入南海,离的最近的地方就是菲律宾,在明末那阵子叫吕宋。菲律宾是西班牙探险家鲁伊·洛佩斯·德·比利亚洛沃斯起的名字,为“Las Islas Filipinas”,后来就翻译成菲律宾。
吕宋这地方曾经是华人的大本营。因为元灭南宋,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了海,有部分南宋水师的官兵带着逃难的百姓来到吕宋,经过上百年的繁衍。岛上已经遍布华人,并且能和当地的土人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