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石见银山

史密斯明感觉到了朱由检的担忧,安慰道:

“就算是工业文明时代提前来临,陛下也不必担忧,西欧的国家注重商业利润,对大明造不成多大的威胁,毕竟通往工业文明时代的钥匙现在在我们手里。”

“我们更应该提防和削弱东洋人这个对手,这个对手在后世可是侵占大半个中华的存在。稍有不慎,大明可真的就没了。”

史密斯指出来大明最担忧的问题,对此朱由检也是心知肚明。

“怎么削弱东洋人,难道要彻底攻占东洋诸岛吗?”朱由检询问史密斯。

“陛下,削弱东洋人,不一定要攻占东洋诸岛,东瀛近代之所以崛起,完全就是石见银山的缘故,要知道这个银山的产量,占当时全世界的产量的三分之一,我的意思陛下应该懂了吧!”

史密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朱由检突然瞬间就开了窍。

17世纪,正是东瀛发现的这座石见银山,为东瀛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东瀛的商人们如同嗅觉敏锐的猎鹰,纷纷围绕着石见银山展开了宏大的商业布局。

东瀛的商船将各种特色商品与石见银山的白银一同带到大明王朝,换回了无数珍贵的物资与先进的技术,经济因此开始蓬勃发展,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京都、大阪等地的街道上,商肆林立,人潮涌动。

白银的光芒也吸引了各国的目光,东瀛凭借石见银山的财富,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幕府将军们手握白银这一强大的筹码,才敢入侵朝鲜。

“哈哈,如果控制了这座石见银山,那么东瀛人的经济命脉就将被彻底切断,也就孕育不出强大的国家,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

此时的朱由检如同醍醐灌顶,豁然明朗。

石见银山,世界三分之一点白银产量,那是一定要控制在大明的手上,才能确保经济安全。

“史密斯,我们是应该出发了,去出云国看看石见银山的真面目。”

此时的东洋海军兵强马壮,拥有二十艘铁甲战舰,总吨位十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总兵力三万五千人,其中有李定国的五千名海军陆战队。

朱由检一声令下,率领东洋海军二十艘铁甲战舰,二百艘木制战舰,一起向出云国进发。

当时的石见银山就是出云国内,也就是现在的本州岛,岛根县。

东洋海军刚刚到达出云国附近海面,就看见上百条木制风帆战舰围了上来,这些战舰吨位大都在二百吨以上,上面的倭人脑袋上大都围了一个白布条,喊着一些听不懂的倭话。

朱由检瞄了一眼身边的海军提督黄龙,黄龙心领神会,下令全体军舰炮击,十几分钟过后,海面全是一些木船的残骸和倭人的尸体,看不见有倭人的存在。

此时的出云国的大名是毛利小五郎,看到海军情况不妙,赶紧组织武士们在岸上布防。

由于石见银山乃是彼时德川幕府最为重要的财政支柱,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这里的岸防工事堪称当时东瀛最为坚不可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