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沙丘密谋

“这一来是因为陛下心中其实并没有确定人选,二来则是陛下认为自己身体没那么差,至少能够撑到咸阳。想来被通知的数人里面,便有左相吧。”

李斯点点头,“确有此事,所以诏书内容是——立扶苏公子为帝?”

“是也不是,皇帝的犹豫想必丞相看得出来,陛下并没有下定决心,这只是一份草诏。”

李斯忍住了嗤笑,接道:“可现在变成了唯一的遗诏。”

赵高微微沉默,转身向殿后的桌案走去,“这未必是什么好事,扶苏公子即位,左相能否继续保有富贵呢?”

李斯看了一眼胡亥,胡亥靠在柱子上,左手握着剑柄,眼神盯着一旁的烛火。

他转头接着对赵高说道:“何出此言?扶苏公子在边关数年历练,想必大有长进。”

“哈哈!”

赵高忍不住大笑一声,声音回荡在空荡的大殿里,像一头准备食人的妖魔。

他拿出两个酒爵,开始斟酒,“是否有所进步,那都与左相无关。不谈论扶苏公子是否厌恶我等法家人士,单单说其本性,左相就讨不得好。”

李斯:“洗耳恭听。”

赵高伸出5个手指,“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赵高又拿出一个酒爵。

“吾皆不如。”李斯思索片刻,回道。

“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赵高叹息言道。

“再直白一些,君侯啊,你因先帝信重而身居高位,郡县等策皆是君侯推行,天下之怨望想必君侯早已感知,一旦离开相位……恐不得善终。”

“若无新帝力保,君侯满门将步商鞅之后尘,而论及亲疏,在扶苏公子眼中,君侯必是被舍弃的那一派。”

“一如前人故事般。”赵高意有所指。

李斯沉默不语。

早在多年以前,李斯就时常感慨,自己一上蔡小吏,被陛下简拔至此,感到恩宠非常之时,也十分迷茫惶恐。

如今,多年前就已预料到的可能局面终于发生,李斯闭上双眼,仔细权衡。

赵高说的是实话,就他李斯做下的那些事情,只要丢掉相位,就绝无善终之可能,他与扶苏公子虽有情分,却着实不多。

为了稳固地位,很难说扶苏公子最后会如何选择,秦惠文王当年怎么做的,谁都知道。

蒙恬只是个话语口子,将来做丞相的不一定是他,但扶苏公子不喜法家却是真事,路线之争里哪儿有亲戚?新帝又怎么可能因臣子所需而让步。

李斯又叹了口气,其实这些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眼前二人本就有极大的成功可能,从法统上来讲,赵高加公子胡亥本就有即位的能力。

自己如果站在对立面,一旦失败,必将被彻底清算。

如今天下归于一统,自己跑都没地方跑。

一边是大概率身死族灭的下场,一边是需要他雪中送炭的创业集团,李斯面临着没有选择的选择。

赵高拿着托盘过来,上面摆放着三只金灿灿的青铜爵,酒水随着行走溢满洒出,亦如在场之人的权势。

赵高,中车府令,先帝近侍,掌管印信以及重要文件等,眼下传国玉玺就在他的手中,那份遗诏也是。

胡亥,先帝十八子,聪慧机警,帝甚爱之。如今出巡,又带其在身旁,看重之意不言自明,若由其承继帝位,完全顺理成章。

加上自己这个左相,不过是多了几分筹码而已。

“君侯,你在我心中,始终是如管仲一般的大才,如今我像齐桓公当年一样身处【国外】,吾十分想要得到君侯的帮助。”

未等赵高开口,胡亥从托盘上拿起一个金爵,弯腰下弓,双手高举:“还请君侯成全。”

李斯眼皮微跳,他从宽大的衣袖中伸出颤抖的右手,终于下定决心,“好!”

三人碰杯,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