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先秦时代还尚未远去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如21世纪的美国一样,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极其幼稚并缺乏长远目光。
这个时间的华夏,存在着最后一次阻止草原统一的机会,它是如此的短暂。
历史上之所以被错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刻的我们还没有学会隋唐时代的外交艺术,在古典政治时期,外交能用的手段本就不多,军事是一项成本极其高昂的对外动作,秦汉时代的我们却频繁的使用它。
总之,要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动作是十分正确而伟大的,打出了汉人的精神与脊梁。
但那本质上是对亡羊补牢的无可奈何,他面对的是一个已经统一了数十年的草原大国,而胡亥,还有使用其他手段的机会。
例如,很多人反对和亲,但如果缺乏和亲带来的和平,那在你的国家没准备好时,发动的每一场战争,要死去的人数、要消耗的物资,你又是否有所计算?后方的家庭又有多少人因此破产?
最重要的是,国家因为战略冒进而出现的战败后果,谁来承担?
同时,和亲派出公主的那一方,还可以对对方的高层施加影响,这在古典时期几乎是唯一有可能影响对方高层的手段。隋朝时派出的义成公主,极大的影响了隋末18路反王的争霸大逃杀活动。
如果没有这个公主影响突厥可汗的决策,那整个中原大地,不知道又要打多少年,又要死伤多少人口?
因此,作为十分理智的君主,胡亥在做外交决策的时候,会不择手段。
只求结果利于大局。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影响了白登山的刘邦,改变了渭水桥上的天策上将,虽然这两个例子,都有各自的原因。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你无法用较少的成本,去解决一个短期无法根治的问题时,那么不妨放下你那该死的白左思想,用成本和理智去治理你的国家。
记住,你,是皇帝!
“陛下,典客请求觐见。”
“宣”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中,典客主要负责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臣中行川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平身吧。”
胡亥将刚刚与国尉说过的话,又简单讲了一遍。
“唔,陛下的专业度令人惊叹。”
随后又下拜道:“陛下,臣有罪。这本是臣的职务内容,却劳烦陛下来提醒,请陛下降罪。”
胡亥道:“无妨,寡人知道你的精力更多的放在西戎和南边的百越身上,对北边有所疏漏,实属正常。”
胡亥接着道:“西边的犬戎、羌人曾经毁灭了周朝的镐京与丰都,但他们现在已经势微,此后也不会再是什么心腹大患,我们的重心也要相应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