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向着独裁前进

“明日召开大朝会,在京三百石以上官员都通知到。”

这是胡亥步入咸阳宫城后的第一句话,他要立刻加强自己在群臣心中的统治印象,登基不久便离开大半个月,脱离中枢的时间太长了,他还没有秦始皇的威望。

“诺。”离栾招呼身边的小寺人去传令。

皇帝直接向着威崇殿而去,他没空理在后宫等着他临幸的新欢与旧爱,他要去处理堆叠成山的政务,倒不是他喜欢这么干,只是那个老道理在作祟:权力厌恶真空。

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在西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特别紧急又重要的文件会被加急,由骑士送到皇帝手中之外,大部分可以延缓的以及左相李斯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便都送到了威崇殿。现在,他要快速去掌握、疏通这个已经运转不太利索的国家。

胡亥信任李斯,却又完全不信任他,因为他放权了。他放权李斯就可能做大,甚至尝试试探皇权,倒不至于造反,但很可能会图谋更高的政治地位,他现在面对胡亥时的样子比在先帝时还卑微,胡亥不信他心中没气。

而胡亥给他的留守权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比如政务处置方面,是,紧急又重要的都送来了,看起来无比乖顺,但是,所谓的不紧急真的不紧急吗?有相当一部分奏折是没有办法判断的,他们处于模糊的边界。同样,可以延缓的真的可以延缓吗?

胡亥不确定。

他不知道李斯是否发现,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源分配权力和人事调动权。

比如,某个郡守与李斯有仇,李斯为了扫清他给将来的孩子们铺路,便可以借机生事。假设郡守之地出现了大批盗贼,本来可以较为容易的镇压,只需要中央允许他们扩军或者增派邻郡的郡兵增援,就可以剿灭贼寇,这只需要一纸文书调令。

但李斯把它押后了几天,他认为不能用这种小事去打扰皇帝,连蟊贼都剿灭不了简直无能,给的借口是“这不过是底下借机要钱的手段”,听起来完全合理不是吗。结果导致了逆贼做大,最后郡守被记大过或者去职。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也可能是胡亥单纯的在与空气斗智斗勇,颇显荒诞。

但没办法,皇帝居高临下,享受着最好的物质精神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刻的体会着高处不胜寒,为了扫除威胁,在外人看来,就形成所谓的:伴君如伴虎。

“下一盘。”

不知道的以为在涮牛羊肉。

寺人轻手轻脚的拿过一盘未处理的奏章,帛书与竹简混杂。

胡亥拿起玉笔,蘸了蘸朱红色的墨水,快速的阅读、皱眉、批复、阅读、展颜、理解、批复,如此循环。

“哪个狗日的上这种彩虹屁文章,拟旨申饬他,不想干别干了!浪费朕的精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亥时不时怒骂一句,他平时的心情波动其实没有这么大,但这次要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了,他因此有些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