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借着接收、巡查土地是否贫瘠的名头,去了地方探查。
在这几个月的忙碌中,他逐步摸清楚了三郡一共能清出来多少土地,搞清楚了反对者是谁,弄清楚了谁可以被拉拢。
万事俱备,他只欠东风。
“笃笃笃。”来人敲了敲开着的房门,说道:
“禀刺史,一位来自咸阳的信使来了,他递给了我这个包裹,没说什么就走了,急匆匆的。”
随侍的骑士护从将物品递给他,他解开,里面是一封圣旨和全新的印绶。
他没打开圣旨,而是抚摸着那枚印章,他终于获得了允准----右翊卫校尉之印。
右翊卫校尉,授银印青绶,品秩比二千石,非战时统兵四千。若左右二卫同时出动,由右卫校尉决断难事。
“呼~”
“那人有说什么吗?”岑莫舒展了一下身体,说道。
骑士道:“说是他们距离这里还需要走两天,但没提他们是谁。”
岑莫点点头,“下去吧。”
他展开了圣旨,“二世皇帝令:朕知汝忠心,今齐地清查事务,便尽赋与你。如今情势比过去要好,中央之地朕做的坐稳了,你的计划可以不局限在胶东郡,但也不要过甚,朕要的是稳定,清扫行动只允许在一定烈度之下,谨之慎之。”
他看向下一行,“朕此次拨派兵力共计八千有余,沿途行军不算快,可能会走漏消息,行军目的对外展示为----去东海迎接徐福归来。做完事情后,可以组织这些士兵当地落户,建立第一批府兵,与郡守协调好。”
“重申,此次行动你全权负责,目的是清理出可以容纳至少四万府兵的土地,底线是郡守级不准牵连,政治风气不能乱,要把握好限度。郡守以下,所有办事不力、勾连外人者,准你持圣旨将其羁押,带会咸阳,由廷尉问罪。钦此。”
岑莫又细细读了两遍,皇帝的话简单直接,很好理解。
他合上圣旨,闭目思索。
俄顷。
“小陈。”他向外喊了一声。
“郎官,我在。”
“去找下齐郡郡守,让他后天召集临淄附近的富人们,再商量一下土地问题,我觉得有些数目对不上。”岑莫中气十足的说道。
历史已经在冥冥中展现它的魅力,一个郎官,不过是加了一个刺史差遣,就敢对地方大员呼来喝去,形同家仆。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