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张榜

“是谢陛下。”

“对,谢陛下厚赏!更谢陛下给臣这个机会!”叩首三拜。

后面依次进行,但没这么热闹了,没中的人等到最后,只得唉声叹气的离开。

……

察举制是为了什么?选贤任能?公平的上升渠道?

那是对百姓、士子而言。

对尊贵的皇帝陛下来说,这就是一个工具,充满了政治意味的工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封建统治者的一切行为,只服务于自身的统治,所有行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并加强统治。

这是基本的阶级立场。

所以,这场考试才学是其次的,黄老季之所以是状元,是因为他提出了宽刑名、重农桑、轻徭役、少刀兵。

胡亥要借着他、捧着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偏好传递出去——新帝是仁君。

别看我一直扩军,但那是为了和平,新朝的施政纲领和政治风向与前朝不同了,想进步的大臣们要注意了。

多宽仁,少刑名。

第二名榜眼则是告诉天下有实力的大族,皇帝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争取你们,拉拢你们。

不要想不开加入反对派,那样你会面对秦帝国的重拳打击。来吧,加入朝廷的官僚队伍,高官厚禄等着你,伟大的二世皇帝愿意分享江山。

投秦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第三名赵临江的成功,则是巧合间适应了,皇帝想要继续强化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正统观念的想法。

还有一层则是需要安抚法家派系,总不能三名特殊的前排,没一个法家弟子吧,什么意思,皇帝你要造反?!

最后,则是考虑到赵临江属于寒门,他家里就是个小地主,提拔他,对于团结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中下层有示范性作用。

什么?你说怎么没有农民?

拜托,你以为农民读得起书吗?那是万中也无一啊,赵临江这种也只能识个字儿而已,能学成法家申商,是自己闯出来的啊。

总之,上榜者有才,想拿前三名却得有时运才行。

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另外,四名还留在咸阳的韩素素族人全部上榜,提出盐铁官营的安煦也在榜上,但为了避嫌、保护等需求,排名尽皆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