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有人欢喜有人愁。
颍川郡,阳城县。
这里昨日刚举行完驱疫傩舞,今日民众们正在欢喜的相互拜年,但不全然如此。
“大兄,照顾好爹娘,我去了。”皇帝叫停了大规模赋役,但不包括兵役,基层并没有接到停止轮换戍边的指令。
年前村子里的的戍边人已经回返,轮到他了。
“慢些,去吧。”十七岁的青年抹抹眼泪,向亭长设的集合点走去。
半路,被一人拦住,他抬眼看去,是村里的一个大户子弟,陈胜。
陈胜家中有三个兄弟四个姐妹,田地三百余亩,算得上殷实人家。
青年喜欢陈胜的妹妹,她妹妹识字,两人已经在芦苇旁约定终生。
青年不好意思的看了看陈胜,喊了一句“陈兄。”
“她不想来见你,托我过来一趟。”陈胜面无表情,抛出一小袋铜钱,“拿着,别死外边了。”
两人又叙了会儿话,正待分别,却见亭长匆匆赶来。
陈胜向左一步,遮住青年的身躯,对气喘吁吁的亭长拱手道:“劳烦亭长了,我们这就过去。”
亭长扶着腰,摆摆手。“不用了。”
青年瞪大眼睛,陈胜道:“什么叫不用了?”
“兵役削减,这一批次不用送了,后面就算有,也会少一半不止。”
“北边不要人了?”陈胜不敢置信,进一步确认道。
“不清楚,听说守住长城好像不用这么多人,皇帝裁军了,我也是听上面传的,当不得真。”亭长老张回道。
“好了好了,岁首的别哭哭啼啼了,归家去吧,陪陪你爹娘。”亭长一脸好笑地看着陈胜背后的青年。
显然他心里早就被征兵戍边吓惨了,听说不用后,这股情绪便立刻爆发出来,怎么压都不管用。
陈胜笑了笑,“走,老张,请你吃饭。”
“那感情好。”亭长和煦的笑道。
“哎,那个谁,把乃公的钱还回来。”陈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啊?”青年。
秦以并天下,乃使蒙恬将30万众北逐匈奴,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西起临洮至辽东,沿延万余里……
帝国长城在工程建设上,采用关隘,城墙,城台,烽燧四部分组成。